第384章 以技入仕

赵宁妄笑了,直接对皇帝行了大礼,武将最为崇高的礼仪。

只见赵宁妄单膝跪地,一手拍着胸口。

“陛下,臣先替他们谢过陛下恩赐!”

文治皇帝挑了挑眉,什么,他们?

你小子不会是连吃带拿,自己一个人吃饱了还想着别人吧?

“镇北军退伍军户张满山以及其侄张小山,军户刘满水,军户张大军……乃是第一批接触红薯和土豆的农人,没有他们的培育,如今亩产两千斤的土豆和红薯也没有办法种出来。

除了他们之外,北宁书院农学院的院长宋长庚以及副院长徐子先,还有一众农学导师们,都在致力于培育良种,种植方式的改进,没有他们的努力,同样没有办法达到亩产两千斤……”

赵宁妄说完,看向文治皇帝,又看向满朝的文武大臣。

“陛下,诸位大人,世人都知道我赵宁妄搞出来了亩产两千斤的良种,可是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在幕后默默无闻地辛苦耕作,他们的汗水和心血的浇灌,才能让如今的祥瑞诞生。

世上本没有祥瑞,努力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所谓的祥瑞,或者说是奇迹!

臣只不过是提出了这个想法,做出来了第一步,真正努力的人乃是他们。

而臣手中的名单,便是为我大夏农业付出了真正心血的那些农学家!”

赵宁妄恭恭敬敬地递出去自己手里面的名单。

一时间大殿当中落针可闻。

但满朝皆惊!

众位大人都是倒吸着凉气。

“赵宁妄他,他居然不是为了自己求功劳?”

“这还是那个,那个活阎王吗?”

“他居然为了手底下的庄稼户求陛下赏赐?”

“……”

大臣们很是震惊。

有这样的功劳,谁不想往自己的身上捞?

然而赵宁妄居然将功劳分在了这么多人身上。

那还会有大功劳吗?

就像赵靖带兵打仗,哪怕立下了那么多的功劳,可是这些功劳,不能算在赵靖一个人的头上。

手底下的将士们都要雨露均沾。

要不然赵靖早就封国公了!

文治皇帝眯起眼睛,深深地看了一眼赵宁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