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看了下第三级科研节点,耗费的科技点数直接从6点升到了18点,看起来是按3的倍数逐级增加,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是3呢?
既然没办法继续升级航天生物方面,为了方便获得科研点数,周世航决定先将所有的一级节点全部点亮,完成所有测试任务。
在点亮基础火箭学和基础控制学后,周世航感受了下接受的科技,摇了摇头,基础火箭学只提供了一款推力仅有167.99KN的液体发动机和一款仅有197.8KN推力的固推,完全派不上用场。
不过其设计倒是足够简洁,也许可以为XH-2号的后续改进提供参考,顺便也可以完成相应的测试任务获得科研点数,只能说了胜于无。
而控制学方面却获得了MK1指令舱,通信者16-s,分离器等技术,周世航起初以为平平无奇,但是在仔细研究之后发现,其中MK1指令舱,通信者,分离器这些所有技术,都使用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数据总线格式。
目前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是米国空军于上世纪70年代创造1553B,现在已经普遍用于军用和民用航天器的机载数据处理子系统,甚至国内也有相当一部分民用航天器材也使用的该总线,行星科技自然也不例外。
周世航顿时来了兴趣,仔细研究了一番未知的数据总线,最终得出结论,相比起1553B只有1MB/s的传输带宽,这款新总线数据传输达到了惊人的10GB/s,而且其抗干扰性,稳定性也保持着领先水准,甚至如果可以对其传输结构进行改良,使用光纤传输,周世航预估其数据传输率可以达到蓝星地面上民用传输速率。
如果用这个新总线对行星2号进行改造,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控制器,改为布置传感器直接传输到火箭中央芯片上再进行处理,相应的进行火箭飞行前检查也不用再一个控制器一个控制器的单独检查,仅这一项就能提高不少效率,甚至可回收系统地代码也可以直接烧录到中央芯片上,统一控制所有的栅格,动量轮,矢量推进等火箭姿态控制系统。
这个前所未有的高宽带传输可以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了。
周世航没想到仅仅是一个基础控制学就能得到这么一个宝藏,那么说不定同样被他忽略的基础火箭学也一定有神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