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皇帝卖官鬻爵,让一些目不识丁的商人为官,这祸国殃民不说,也是断了他们的仕途,这让他们如何能忍,每日都会有士林子弟到皇宫门外辱骂皇帝,即便是到了杀人见血的地步,也没有阻止他们的行为,一时间乾玄宗也没了法子,只能由他们自行骂了,落了个眼不见心不烦。
实际上,众多人士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朝廷又怎会愚蠢到如此地步呢?
若还有其他可行之法,断然不会使出这般糊涂招数啊!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朝廷如今真的是囊中羞涩、已然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所以迫不得已之下,才不得不启用此等下策。
且说这乾玄宗呀,近些日子以来一直都在暗中削减宫廷所需物品之事,不仅如此,他还绞尽脑汁地想着各种法子去削减开支。
就连宫中的一大批宫女都被遣散出宫了,目的就是想要通过这些手段尽可能地节省开销。
毕竟眼瞅着就要临近年关啦,朝廷里文武百官们的俸禄也到了该按时发放的时候喽。虽说那些位高权重的大官老爷们可能并不怎么在意这点儿微薄的俸禄,可对于那些官职低微的小吏而言,情况可就大不相同咯。尤其是其中一部分清正廉洁之人,平日里全指着这份俸禄养家糊口呢,如果再不赶紧把俸禄给发下来,恐怕真会逼得某些原本坚守本心、刚正不阿的官员走上贪污受贿这条不归路哟!
一句话说完,朝廷困难,没钱。
相比较朝廷的困顿,刚刚平叛的蜀地可谓是百废待兴,因为人口大量死亡的缘故,百姓只要辛勤劳作就能吃饱,而且蜀地土地在那些世家离开后,兼并的也并不剧烈,整个地方都在蓬勃发展,朝廷也免除了他们的徭役,蜀地的官员大多都是陈镇麾下兵马,一个个都在想方设法的广积粮。
因为蜀地的官员,大部分都是陈镇一手提拔的,他们知晓陈镇接下来的动作,所以一直都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当然这些人中难免也有世家子弟和朝廷的身影,但总体的方针都在沐玄策的把握下,所以一切都在朝着正面的方向发展。
随着江左的建议,在陈镇的应允下,蜀地的鸿德楼、招贤馆、农舍、工院、医馆开始选址建造,为了加快速度,江左直接让吕范亲自前往成都坐镇,在沐玄策的配合下,积极调动钱粮和人力,开始选址、规划、购材以及建设。
与此同时,为了有效地分化朱岩在蜀地的势力,吕范也想出了一条绝妙之计。
他毫不犹豫地拿出大笔钱财,让那些原本隶属于朱岩麾下的士兵们能够通过打零工来赚取额外的收入,以此贴补家用。
对于朱岩手中的这些士兵而言,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还保留了军队原有的编制架构。
不得不说,吕范此招着实阴险狠辣,堪称釜底抽薪之举!因为对于朱岩而言,他根本无法阻止手下士兵们前去赚钱养家糊口。正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倘若朱岩胆敢横加阻拦,必然会遭到士兵们的痛斥和怒骂。如此一来,待到人心尽失之时,朱岩那看似稳固的统兵地位必将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而工作的士兵,在生活改善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实心实意的为朱岩卖命,毕竟当兵吃粮,但这毕竟是卖命的活,要不是吃不饱饭谁愿意干;在这个前提下,这些士兵过习惯了好日子,自然是不会再继续过刀尖上舔血的事。
其实,朱岩又何尝不知晓吕范此举背后隐藏的深意呢?然而,面对这般困境,纵使他心中充满了怨恨与不满,但却始终不敢轻易吐露半句怨言。毕竟,他本就是一名降将,如果不是手中握有那十万雄师作为筹码,恐怕陈镇压根儿就不会对他加以安抚笼络。说到底,这十万大军才是朱岩赖以生存的政治资本啊!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陈镇打算分化他的实力,但是没有驱散他的编制;若是真的做到那一步,朱岩只怕是立刻就反。
所以,眼下的脊骨眼上,朱岩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下,招贤馆的作用开始体现出来,大批的天下寒舍聚拢在川蜀之地,有才学的在鸿德楼编制书籍,收纳典藏,而擅长农耕的大部分都是农家子弟,他们许多人不认识字,但是擅长种地研发物种,每日的任务就是想办法增加粮食产量,收罗新品,同时每日还要被授课,读书识字。
制约工院的人,大多数都是工匠,其中大部分都是木匠和铁匠,他们每日的课程就是白天研发生产工具和冶铁技术,晚上则是和农家一样被鸿德楼的人授课识字。
一时间,各种各样的工具和高强度的铁块的都被炼制出来,虽然没有生产为实质性的东西,但是大部分有技术的工匠涌入,只要陈镇一声令下,他们会瞬间成为军工厂,为后勤做好保障。
在这滚滚向前、势不可挡的时代洪流之中,犹如繁星般闪耀着众多不平凡的人物。其中,首屈一指的当属东方问仙这位奇人。此君终日悠闲地待在工坊院内,潜心钻研炼丹之术。然而,谁也未曾料到,就在某一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份宁静。当时,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原来是东方问仙正在炼制丹药时发生了炸炉事故!那场面可谓惊心动魄,若非他反应机敏,跑得比兔子还快,恐怕就要命丧当场了。
这一惊人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传入了陈镇的耳中。陈镇闻听此事后,心中顿时一动,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的智慧,他立刻意识到:火药已然问世!于是,他当机立断,命令江左向东方问仙下达指令,要求他务必继续深入研究和开发这种威力巨大的新事物。
自那日起,工坊院内几乎每天都会时不时地传来各种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这些声音此起彼伏,仿佛是一曲激昂澎湃的交响曲,见证着东方问仙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与探索。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失败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东方问仙逐渐开始摸到了这种神秘物质运用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