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唱“See you again”旋律部分的那位歌手。
因为他小时候调皮,被狗咬伤,缝针之后在眉毛上留下了瘢痕,因此喜提“断眉”的绰号。
他的一位好友同样也是车祸去世,和保罗的遭遇非常相似,因此当时他写这首歌只花了十分钟,完完全全是情绪所至,灵感爆发的杰作。
旋律简单,却又让人感动,哀而不伤。
后来经过多次改编和打磨,加上了说唱的部分,这首歌才成了最后面世的模样。
因为太过经典,这首歌甚至有“美国白事”专用曲的说法。
哪位名人去世了,不少人就会用这首歌纪念他,这个旋律也就不可避免地被滥用了。
在这个时空里,没有《速度与激情》这部电影,也没有这些让人感动的故事,更没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烂梗。
这首歌就这样以最单纯的姿态传达给了听众。
那种怅然若失的友情让大家并不陌生。
年纪越来越大,朋友越来越少,这可太常见了。
而到后来,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各奔东西,时常就是生离死别。
当真的有亲人、朋友离去之后,再听这首歌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再加上同专辑里的"If I die young",怎么听怎么虐。
华夏粉丝倒还好,林夏在国内已经是发刀子专业户了,基本适应良好。
但不少海外听众哪经历过这个?
完全就是被骗进来杀。
前脚正在那被什么“我的梦”、“只要你相信”打着鸡血,后脚就是“If I die young”和“See you again”……
这谁顶得住啊?
废铁是M国的说唱巨星,在灯光下一出场,尖叫声响彻全场。
而面对林夏,观众的目光就复杂多了,相较于在华夏,探寻的意味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