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刘积仁履新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中午。刘积仁独自坐在701办公室里,关着门,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心情忽忽若有所失,颇难消遣。四十六岁的他脸庞略显沧桑,眼角的鱼尾纹已经藏不住,这两年额前的发际线有上抬的趋势,鬓角也生出了些许白发。坐在宽大的办公老板椅上,腹部微微凸起,拥有了中年男人的“将军肚”,岁月不饶人啊!但是从心理上来说,他仍觉得自己还年轻,与过去相比并没有多少不同。与李明霞保持着“传统友谊”,不过这几年见面的频次愈发减少。今年年初她谈了一个男朋友,也没有隐瞒。他支持她的决定,快四十岁的女人了总要有个归宿。之后,他再没有联系过她。这段感情维系了这么些年,到了应该结束的时候了。儿子不负众望,考入心仪的大学,令他感到十分欣慰。生活的一切都似乎圆满了,只有自己的仕途何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似乎是唯一不确定的事情。

这间办公室曾经是年轻时的梦想,总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坐在这里办公。踏入社会从一名普通科员到副科级干部,再到正科、副县处级,一步步终于转任正县处级领导干部。其间调换过多少岗位,又经历过多少煎熬,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今天终于坐进这间办公室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么,今天也可以说是圆梦的日子了。可为什么还是这样情绪淡淡的,并没有多少好心情呢?

今天上午,市建设局召开干部大会,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陪他和李国梁两人一块来宣布任职消息。这件事情对刘积仁来说当然是个喜讯,但是又感觉情绪不高。之前几任建委主任、建设局长都是党政一肩挑,轮到自己这儿来个党政分设。还扔了这么根硬骨头让自己啃。李国梁出道比自己早,官位一直比自己高,如果不是出了负面桃色新闻很可能要当市里的大领导。现在反倒屈居第二,排名在自己之后,面对这么个工作搭档,位置难摆啊!到任前,市委书记亲自找自己谈了话,反复强调团结的重要性。说什么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也出干部。能否做好团结关键在一个班子的班长,在一把手!后面市委组织部长也跟他谈过话,专门讲到将相和,仍然是点出了团结问题。当着市委书记和组织部长的面,他当然不敢有一丝犹豫,更不敢流露出心中的顾虑。立即表态坚决支持,完全拥护市委市政府的决定,派李国梁这种领导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来建设局,是对建设系统工作的高度关心和重视。自己一定积极和李国梁同志做好工作上的配合,互帮互助,互商互谅,搞好班子团结,争取更大的成绩。

那些都是官话套话场面话,现在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想想都令人头疼,一山难容二虎啊!派这么个老杆子来跟自己搭档,资历比自己老,级别么平起平坐,都是正县处级,多了这么个掣肘,今后工作怎么开展呢?工作中万一有什么分歧很容易闹出矛盾。况且,李国梁现在肯定是牢骚满腹、怨声载道,对这个安排他能满意?他能甘心屈居老二?能服气自己的领导?刘积仁预料将来不可避免地要搞出矛盾。难啊!他捻灭烟头,烟缸已经堆积成一座小山头,但脑子里仍是茫无头绪......

陆自明一整天都沉浸在亢奋的情绪中。前几天就听说刘积仁要回建设局当一把手的消息,但这两年在政治处也见得多了,干部任免这种事情,没到最后揭晓的一刻,一切流言传闻都做不得准。直到今天上午全系统干部大会正式宣布,心中的这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内心传来喜悦的呼喊:他回来了!导师回来了!自己的大树又回来了!

晚上,在书房读书,他始终心情澎湃,难以平静,翻了几页书,只字未入脑。建设局改朝换代,自己的恩师回归,人生进入一个新阶段,换了一片新天地,这是怎样激动人心的大好形势啊!自己的事情以及现状,刘积仁是清楚的。每逢重要人生的节点和重大选择,都会向他单独汇报。此次下派指导员结束后的工作安排情况,自己也曾到春湖新区跟他单独聊了半个钟头。他记得刘积仁并没有对安排本身发表什么议论,也没有给出如何抉择的结论,只是让他遵从内心的想法。他说道:“小陆,你现在面对这个情况,自己心里要有两手准备:一是继续在建设系统干下去,将面临怎样的形势,自己要有一个大致预判,能否接受?一是你岳父如果把你调离建设系统,利弊分析好。你呢,也不要太多顾虑专业对口的因素,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专业能力重要但学习能力更重要。儒家讲‘君子不器’,就是不要太局限自己。当然从长期来看,前途命运还是应该把握在自己手里,你岳父过几年总是要退的,不可能一直罩着你。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有句话叫做‘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这句话本义是阐明一个人做学问的积累全靠自己。但是也不妨这么理解,在人生的‘止’与‘往’这样的重大选择上自己必须把握好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积仁的一番话语重心长,陆自明体会他还是倾向于自己离开建设系统,换个环境发展。确实,当时的形势下,其实这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谁知道情势会如此急遽变化,地覆天翻呢?还是庆幸自己当初的坚持,刘跟自己的每次谈心谈话他都铭记于心,时时咀嚼回味,实在是意味深长。心情难以平复,遂抽出宣纸一张,提笔饱蘸浓墨,书下伟人的《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渔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