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交通壕越靠近前线,也会越发回到战争的本质。
地堡、观察哨、防空洞、弹药库、暗道。
可是视这样的交通壕为掘进战术的极致应用。
也是解放军将土木工事运用到登峰造极的明证。
就连解放军的敌人都曾说道:
“如果让对手在阵地上挖上一天,用炮轰就已经没用了,挖上一个礼拜,什么武器都没用了。”
而中野能在双堆集全歼第十二兵团,除了炉火纯青的土木工事外,还有一大致胜法宝,飞雷炮。
也就是前文所提到过的没良心炮。
不过早期的飞雷炮并不是使用废弃汽油桶,所以与前文所述的有些许不同。
它是在地上挖出一个朝向敌军阵地的倾斜深坑,底部放置发射药包,中间是隔离铁板,隔离板之上再是作为炮弹的炸药包。
同样是点火后利用底部炸药爆开发射炸药包。
不过因为挖出的倾斜深坑很难做到圆滑,发射时炸药包会受到坑壁阻力,气密性也不够,所以炮击距离不够理想。
另外每次发射一遍后就得重新修整发射坑,有时候更是直接炸塌,所以后来才有的利用汽油桶做炮管,发射效率与炮击距离直线上升。
虽然结构原理与材料朴素到简直不能再朴素,甚至称得上寒酸,但那动不动就十几二十斤的炸药包,其威力比一般的炮弹威力还要大。
甚至于一发就能炸掉一个碉堡。
超大的装药量,极其猛烈的冲击波,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杀伤半径。
敌人步兵往往身上什么伤都没有,却总在炮击过后七窍流血而死。
彪悍的威力,也让它因此得名没良心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