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驰面露疑惑,追问道:“此言何解?”
后胜缓缓道来:
“昔日上党郡之事,本已约定归于秦国。
若非韩国背信弃义,私将上党郡拱手让与赵国,又何至于引发长平之战。
致使数十万赵军惨遭坑杀?
然而,韩国却妄图推卸责任,将一切归咎于郡守冯亭,言其擅自做主。
哼,冯亭不过区区一郡守,若无韩王之首肯,他怎敢擅自将城池献出?
这不过是韩国编织的一个谎言罢了!
正因如此,秦国才怒不可遏。
最终致韩国覆灭,真真是死不足惜!”
陈驰闻言,拍案叫绝:
“后胜老兄,真乃齐国之名相也,一点即透!
来,老弟敬你一杯!”
两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
不觉间已饮了许久。
此时,家宰蹑手蹑脚地步入,目光不时瞥向一旁的陈驰,似有言语欲吐。
陈驰心领神会,笑道:
“老兄,小弟暂且回避。”
后胜却摆手笑道:
“陈老爷,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随后,他目光转向家宰,沉声道:
“无需顾忌,直言不讳。
这位是老弟陈驰,绝非外人,但说无妨。”
家宰闻言,恭敬地回应:“遵命。
方才,琅琊城的密探传来急报,言及城中与墨大夫暗中勾结的乃是儒家小圣贤庄,其目的竟是意图破坏秦齐两国的联盟,并与家主您为敌。”
宰相后胜听后,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桌案,霍然起身,怒声道:“儒家安逸太久,竟已忘却尊卑之分,胆敢与本相为敌!
此人究竟是何许人也?”
家宰答道:“据密探所言,此人似乎是儒家的三当家张良,他多次秘密造访墨大夫的府邸。”
陈驰闻言,不禁疑惑地问道:
“宰相大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后胜深吸一口气,缓缓向陈驰解释:
“陈驰老弟,齐国朝堂之上。
派系林立,其中不乏与本相作对的人。
因此,我特地派遣门客前往各地,作为暗桩潜伏,未曾想,今日竟真的有所收获,发现墨大夫竟与江湖中人有所勾结。
前些时日,密探前来禀报。
称与墨大夫勾结之人就在琅琊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