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结义陆

无双群侠传 朔望月78 1679 字 1个月前

归无迹拱了拱手,道:“多谢两位告知。”此乃大事,早一刻知道便多一刻准备,虽然蝗灾既起,已是无能为力,但能救回一点便算一点。

眼下正是稻谷熟的时候,信阳周遭大量稻谷,田地间黄灿灿一片,可惜转眼之间,就要化为乌有。

杨安国身旁张汝楫已经站起身来,道:“我这就去信阳城报信,通知百姓抢收庄稼。”望望杨熏炫。

杨熏炫笑道:“本就是来告知此事,你拿去便是。”伸手将几只蝗虫递过。

张汝楫口中称谢,小心翼翼拿布包了,转身急奔而去。几人都是骑马前来,马就栓在堤坝之下。

如此一来,几人都是心情忽地沉重,归无迹几人对杨熏炫、宋仁杰两人也不好再拉长面孔。

杨熏炫和宋仁杰前来报信,未必就安了什么好心,试图扰乱众人阵脚怕也是有的,但人家这消息毕竟还是重要。

众人只字不提此番纷争之事,捡不紧要的闲聊几句,气氛顿时缓和。

归无迹面色阴沉,蝗灾一事,叫他也有些心绪不宁。与七千桶猛火油相比,蝗灾一事反更是重要,自己要不要赶去信阳一趟。

对于大宋官吏,他着实是信不过,能否当机立断,从蝗虫口中抢下些粮食,可全看地方官大人如何作为。

宋仁杰看出他心中所思,却故意道:“归兄且淡定,此乃天意,就算咱们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沈放自然知道他打的什么算盘,跟着道:“蝗灾千百年不绝,虽如洪水猛兽,人也知扼制之法。宋孝宗颁《淳熙敕》,更有我朝董煟新撰《救荒活民书》,皆有详尽治蝗之法。此际早五日得知,县官当有应对之策。”

宋仁杰瞥他一眼,道:“你是何人,大言不惭,什么《救荒活民书》,听也没听说过,你自己杜撰的吧!”他在临安城,曾被沈放惊退,但当时沈放戴着面具,宋仁杰也认他不出。

《淳熙敕》乃是南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颁布的一份敕令,一份敕令除了相关官员,旁人岂会关心。至于《救荒活民书》,董煟董季兴,乃是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进士,自幼悲悯百姓受三灾之苦,呕心沥血写出此书。但成书未久,此时还在不断修订之中,更未刊印发行,知者更是不多。

其实即便这一令一书大大有名,也不会有多少人去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有几人真正关心救民赈灾?文人尚且没有几个,更别说眼下都是江湖汉子,武林高手。

沈放能说出这一令一书,也是凑巧。他六师兄谢少棠在JDZ为官,董煟则是鄱阳人士,曾见过一面,彼此引为知音。

谢少棠特意将这《救荒活民书》抄录一本,送回寒来谷。顾敬亭也颇为欣赏,兴致勃勃与众弟子讲解。

可惜沈放年少好动,又觉救荒赈灾和他没有半点关系,着实不感兴趣,根本未认真听师傅讲。否则临安城流民营,倒还能派上用场。

不过他在寒来谷时常逮蚂蚱喂鸡鸭,对这蝗虫整治之法,却是有些兴趣,记下不少。听宋源宝说过宋仁杰此人品性,实是心中不齿,故意笑道:“你自孤陋寡闻,见识浅薄,就不许旁人读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