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国公运了运气,“行,派人去门房那边盯着,要是世子回来了,立即让他来书房见我。”
“是!”
管家离开之后,肃国公在房间里坐了一会,这心里还是不大痛快。
哎,他损失的太多了。
真是心疼呀!
这不是一年的损失,这是以后若干年的损失呀。
心情烦闷的肃国公,不在房间里待着了,起身去了小孙子的学堂。
潘家单独给潘元逸请了夫子,这时候,潘元逸还在上课。
此时,就只有潘元逸一个学生,他还是非常的用功。
肃国公在窗外,见到潘元逸摇晃着小脑袋,一字一顿的背诵论语。
这烦躁的心,竟然平缓起来。
不急,他们潘家还有元逸,还有他能出人头地。
就算没有国公之位,元逸也能一飞冲天。
肃国公想到今天李相那气人的样子,他决定要给小孙子请一个大儒回来。
李家的幼孙,听说也是个好苗子。
自家的元逸,一定要超过他。
夫子瞧见肃国公来了,停了下来,起身来到门外。
“见过国公爷!”
肃国公对夫子点了点头,“元逸最近的功课怎么样?”
夫子诚实道:“元逸非常用功,不过府中只有他一个孩童,未免寂寞些。”
徐夫子觉得正是孩子太用功了,压力太大,反而不适合孩子的健康成长。
只是夫子只能隐晦的说。
潘元逸这时候去站起来,把书本放下,来到肃国公面前。
“孙儿给祖父请安!”
肃国公非常喜欢二孙子,否则当初也不会默认儿子的行为。
他其实也觉得有能力的二孙子,才能带着国公府,承袭祖上的辉煌。
“元逸,你想去其他学堂念书吗?”
潘元逸的年纪还小,若是到了14岁,他就可以去国子监念书了。
肃国公府可是有一个名额呢,不用考试,都能进去。
潘元逸眨巴着大眼睛,“祖父,我想去弘文馆念书,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