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宋母又去了一趟纺织厂拉回了一千块钱的瑕疵布。
等到差五天满一个月的时候,仓库的假领子快要装不下了,宋沛年终于说要出去卖假领子的事儿了。
第一个拿货的竟然是宋四妹,她说她要拿到学校去卖给她的同学们,她一共拿了一百条,批发价算的是一块三一条,宋沛年建议她可以卖两块钱一条,至于更高的价格,那是她的本事了。
作坊外售的每笔订单价格都是保密的,除开宋家几个人知道,厂里的其余人都是一概不知的。
之后,宋沛年又带着宋大哥或是林爱军去外面跑业务,他找的都是一些小商小贩。
不说将这些假领子批发给小贩的话,而是免费送给每个小贩三条,让他们试着卖。
也不说假领子的进货价是多少,只说他们的售价可以卖两块钱一条。
最后,又留了一个他们作坊的地址。
没有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刚跑了一天的业务,隔天就有几个小贩,寻着地址就来了。
毕竟现在正逢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初期。
宋沛年分别给小贩们讲了他们领子的价格,一百条以下,一块五的进货价。一百条以上都是一块三的进货价。若是五百条以上,可以为其压缩到一块二的进货价。
若是拍板进货进的多的,宋沛年则会建议他们发展下面乡县市场。
后面前来进货的小贩越来越多,宋沛年直接将这活扔给了宋大哥,林爱军则去周边乡县跑市场。
另外再招两个裁剪工人,三个缝纫工人,点数的活交给了李春惠,质检的活则交给了宋二姐。
等到收回了一笔资金之后,宋沛年预留出工人们的工资,其余的全都让宋母去和纺织厂谈收购瑕疵布的事儿了。
若是这家纺织厂没有瑕疵布了,就去那家买,反正钱有多少,就买多少的布。
一家子忙得热火朝天,谁都不觉累,反而个个干劲十足。
等到发工资的那天,宋母一早就提着钱来了,工人们看到了个个都是满脸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