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局外人

月明秋水 用户39256703 2171 字 3个月前

也许,及时亮明自己的态度,至关重要。

而这位宁王子,似乎一直就等着对方发问。于是,只听他这样说道:“赵姑娘,结伴同行这么久,都是老朋友了,有话直说嘛。”

迟疑片刻之后,赵昭婷直言道:“宁王子,对于目前的局势,你,你总该有个想法吧?”

眨了眨眼,嘴角蠕动几下之后,带着一丝苦笑,司马宁缓缓地说道:“这局势嘛,倒是一言难尽。不过,既然赵姑娘有心问及,本王也就陈述一二吧。要说我们的大晋王朝,先是于太康元年攻灭了东吴,结束了汉末近百年以来群雄逐鹿的局面。其意义,与汉高祖终结秦末暴政及楚汉之争相比,当是不遑多让。然而,大晋王朝大一统的局面,也就是三四十年的光景。最近的一百年以来,北边沦陷,各种割据势力此起彼伏,王朝更替有如走马灯一般。而我们南方呢,从表面上看,朝政也还算稳定吧,对于北方势力的南下,也作出了顽强的抵御,尚不至于生灵涂炭。只是,这大晋衣冠南渡,至今已历百年,那承平繁盛的背后,只怕,只怕……”

说着说着,他下意识地向四周张望起来。

赵昭婷暗自思忖道:宁王子的这番话,单听已经说出口的这一部分,简直可以用“高屋建瓴”来形容。那么,说到“只怕”的时候,他为何还要张望一番呢?由此不难想象,他心里很清楚,接下来的那些话语,极有可能会触犯时忌。甚至,有可能遭来杀身之祸!

“哦,宁王子,”环视一番之后,赵昭婷试着这样说道,“你,你接下来要说的话语,与刘大将军有关?”

挤出一丝讪笑,宁王子苦笑道:“赵姑娘,所谓明人不说暗话,尽管,尽管你和青儿姑娘都来自相府,有些话语,憋得难受,本王也不妨直言。唉,一百多年前的魏主,有感于晋公的权势熏天、专横跋扈,感慨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然而,一百多年之后,司马昭的后人,也就是如今的晋主,面对着权倾朝野的刘大将军,又作何感想呢?”

倒吸了一口凉气之后,赵昭婷的心里,早已是思如潮涌:宁王子能够把话说到这一步,至少也说明,他头脑很清醒,心如明镜。唉,这一切,又该怎么说呢?

一百多年以前,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这父子三人,经过数十年的隐忍、蓄势、积累之后,羽翼渐丰,最终架空了曹魏王室。司马昭权倾朝野之时,下一步要做点什么,既然“路人”都一清二楚了,那魏主又不是白痴,他如何就不知呢?

因此,当他说出那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际,除了表明对司马氏的警惕与怨愤,更多的,倒是某种无奈、不甘与惊恐!

然而,那九五之尊,归根到底,还是要凭实力说话的!而当时的魏主,所欠缺的,恰恰就是力挽狂澜、再定乾坤的实力!

只是,四十多年之前,曹丕是如何欺侮汉献帝的?四十多年之后,司马氏也将如何羞辱魏主!

而对于那些旁观者来说,多半就是:天道轮回,报应不爽了!

当然,时过境迁,那样的一幕幕,都已经是陈年往事了,都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然而,对于如今的司马宁来说,事情似乎还远未结束,说得更确切一点,似曾相识的一幕,正迎面走来……

这样说吧,有朝一日,在江南延续了百年国祚的晋室,真的到了“寿终正寝”的那一刻,这位宁王子似乎也不至于太诧异。

因为,多年以来,他一直就有那种山雨欲来、大厦将倾的预感。

那么,既然有此预感,他就只能眼睁睁地冷眼旁观这一切吗?

或者说,振作起来,力图有所改变、背水一战之类的想法,会不会时隐时现于他内心深处呢?

在和个人前程、前景之类的问题连在一起之时,在情愫暗生之时,在你很在意对方之时,对于那些和预言相关的事情,于情于理,你还能简单的斥之为无稽之谈吗?

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一条船上的两个人,一条路上的两颗心……这一切,也就意味着,我和这位宁王子,有着某种不解之缘。

然而,在目前这种情况之下,我和他,似乎又分别属于不同的阵营。既然是这样,到了关键时刻,双方如果不曾兵戎相见,那已然是上上大吉了,又谈何同心携手,共赴明天呢?

如果我和他注定是没有明天的,那么,当初为什么还要相识呢?

当初,两军对垒之际,为了多一丝胜算,诸葛丞相想到了马前起卦。至于结果,后人都知晓了:蜀汉气数已尽,最终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