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相看两不厌

月明秋水 用户39256703 2192 字 13天前

只是,一切的一切,都还只是雾里看花。

对于这与“昭亭”勉强扯上点边儿的敬亭山,我又有多少了解呢?

大致上,我只记得,那位“一生好入名山游”的大唐诗仙李白,是去过那儿的,而且,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不难想象,这敬亭山甚是高耸、险峻,以至于诗人在登顶之后,只见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景象。那一刻,也没有别的可看的,诗人就只能够看山了。后面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直为后人所激赏、称许。仔细想来,在那种情况下,诗人孤身一人,面对着一座孤山,说得好听一点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如果说得凡俗一点,就近乎“同病相怜”了!当然,类似的情形,别人也曾经遇到过,不过,诗仙毕竟是诗仙,就是孤独寂寞、形影相吊,也写得如此诗意盎然、不同凡响!

作为寻常百姓,对于诗仙李太白,倒是极为敬仰的了。

最起码,人家整天都那么潇潇洒洒,不用为生计发愁,可以把大把大把的心思,用在游山玩水之上。而普通人呢,时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饿着肚皮,谁还有心思四处闲游呢?

如此说来,李白能够四处漂流,也是“得天独厚”的?

据说,他是富商之子,从小就不用为生计发愁。年轻的时候,仗剑去国,就要到外面闯荡一下。这一路畅通无阻的背后,又有何玄机呢?

首先,他才学过人,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到那些头面人物家晋谒一番。如果那样的一个人,刚好也赏识他,那么,食宿问题也就解决了。如果主人家热情好客的话,饯别之时,还会另外赠送一些银两。这样一来,下一段路的盘缠,也就到手了。

如此说来,大唐盛世,倒也不是说说而已。大体上可以想象,不少人家,家境殷实,对于前来“打秋风”的诗仙李太白,还是足够宽容而热情的。而另一方面,有前辈将李白成为谪仙。由此也不难想象,李白的才气和名声,在当时,还是极为响亮的。如此的盛名,至少也能够保证,尽管长路漫漫,他依然能够往下走。

想到这儿,我最为在意的,究竟会是什么呢?

说来惭愧,这几年,对于外界的一切,我的那些了解,主要还是限于道听途说,或是前人的书本。我真正到过的地方,还是较少的。远的且不说,就是那金陵城,我都还没有到过。

那么,这种情况,究竟是怎样造成的呢?

首先,自然就是,受制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在这穷乡僻壤惯了,甚至都有些麻木了,也就懒得去想,是不是应该多到外面走走。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确实,在我们这一带地方,像我这样年纪的女孩儿,多半都是这样的。人说“养在深闺人未识”,也就包含着这方面的意思了吧?另一方面,也许就是,也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情,也就不想到外面去了。记得有那么一句“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到了外面,什么事情都要操心,什么事情都是劳神费劲的。与其是这样,倒不如就待在家里。由此看来,不想到外面去的人,也有着自身的的原因。

如今的这个夜晚,我想了这么多,又是什么原因呢?

仔细说来,似乎又有点不可思议,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总觉得,这世上,既然还真有一座“昭亭山”,而且,这样的一座山上,说不定还真有一个昭亭。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这昭亭山、昭亭,也就和我有这某种不解之缘吧?

既然是这样,那么,有朝一日,我能够来到昭亭山下,然后,就爬到山上,去看一下那个与我同名的“昭亭”,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在一些人看来,这样的想法,荒诞不经,或者说,纯属无稽之谈。

然而,对于我来说,未必就是这样了吧?

如果真正有机会到外面去的时候,最想攀爬一下的山,最想目睹一番的亭子,我都提不起精神,那又意味着什么呢?

那只能说,到了那种时候,我的那颗心,早就像一潭死水。

心如死灰,总不是什么好事情吧?

或许,心如止水,勉强还可以说,这个人沉稳,沉得住气。不过,那样的一些人,多半是某些饱经风霜之人,或是一些得道的高僧大德吧?像我这样的一个俗世之人,是达不到那种境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