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开荒垦田缓矛盾,统一赋税夺机缘

“无需多礼。”

翻身下马的曹昂,将马鞭递给典满,看向胡济一行道:“今下在汉水南畔,聚拢兴屯的群体有多少了?”

和先前比起来,胡济消瘦很多。

自领襄阳太守后,胡济是一刻不敢停歇,每天睡觉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时辰,剩下的时间,不是待在太守府解决各项事务,就是领着人到各地视察。

要做的事太多了。

要协调的太多了。

襄阳郡,作为从南郡析出的一郡,如此重要的一郡,曹昂叫胡济领太守,这让胡济不敢有丝毫松懈。

没办法,此郡太重要了。

“回公子,截止到今下,分散聚于汉水南畔的合计有七千余户。”

胡济不假思索道:“其中有超六成,是负责兴屯事宜的,而余下的分别负责汉水整饬,渡口兴修,还有汉水诸桥兴建事宜。”

“汉水近些年来泛滥不断,以至不少熟地被冲,自襄阳太守府张布告示一带,让人凭田契认领土地,绝大多数都没有人认领,故而这部分土地划归到民屯之下。”

“目前开垦出的土地有近万亩,但今岁的春耕没有赶上,这部分土地正在加紧进行登记造册……”

自然灾害频发,是被金戈铁马的汉末纷争,所遮掩的一项现实啊。

听到胡济所讲种种,曹昂露出些许感慨,尤其是看到不远处,仍在忙碌的人群,曹昂这感慨就更甚了。

看起来汉末人口锐减,是因为战争频生所致,实际上造成这部分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饿死了很多,一个是大灾之下出现的时疫,导致大批群体染疫而亡,当然,还有一部分则是被各地大族藏匿起来了。

小主,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想到这里,曹昂轻叹一声道。

而听到这话的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无不露出复杂之色看向曹昂,这话带来的深意太大了。

“汉水整饬一事,襄阳太守府这边务必要跟刘子扬,还有南阳太守府那边对接好。”而在这种注视下,曹昂看向胡济道。

“此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不管承受多大的压力,某都希望你们能勠力同心,将汉水给整饬好,而跟南郡、江夏郡交汇之地,也务必要确保好。”

“汉水流经地域多,最终是汇聚长江的,如果这条水系没有整饬出来,对荆州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公子放心!”

胡济听后,当即作揖道:“襄阳太守府全体,定然会与几郡太守府协调好此事,力保汉水流经荆北诸地,断不会有任何闪失。”

“辛苦你们了。”

曹昂走上前,伸手轻拍胡济肩膀道。

整饬水利建设,这是减少灾情,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决策,而在各地治下开荒垦田,则是缓解土地兼并,阶级对立等矛盾的关键。

在清查田亩的事宜推动下,曹昂不能不讲实际的去出台打击土地兼并的决策,这样会把对立群体扩大,这影响的不止是荆州一地,更会影响到豫州、扬州等地,曹昂才不会干这种蠢事。

尤其是今下的荆北之地,清剿宗贼还在加紧进行着,这是曹昂在跟一些群体的博弈与对抗。

如果扩大了,这会更难以平息了。

“在施行诸策期间,襄阳太守府这边,还有什么难题吗?”在一行人的簇拥下,曹昂朝开垦的田地前行之际,对胡济开口道。

“的确还有一些。”

胡济犹豫刹那,但还是说道:“一个是农具缺口太大,尤其是锄头、镐头这些,还有公子命人制造的独轮车,还有滑轮组,很多地方都需要。”

“另一个是布匹,有不少聚拢的流民是衣不遮体的,虽说这天日渐暖和起来,但是这还是会出现些情况,比如奸……”

讲到这里时,胡济闭上了嘴。

不深入到地方做事,永远不知一些事的发生。

尤其是在成规模的聚集的群体中,对于人性的恶,那真是会无限放大。

听到这些的曹昂眉头紧锁起来。

而随行的吕玲绮、曹彰、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一行人,无不是露出各异神色,尤其是吕玲绮,别看胡济没有讲完,但她猜到了些什么。

在乱世纷争下,最脆弱,最无助的那就是妇孺老弱。

“农具的事,我会叫征东将军府来协调。”在道道注视下,曹昂停下脚步,语气低沉道:“等军器局这边,一批工坊扩建起来,对应的产量就会增加,到时这一问题会得到缓解。”

“是。”

胡济当即作揖道。

其实缺农具工具的,又何止是襄阳郡一地啊,在其他州郡同样存在这种情况,但今下在曹昂所节制诸地,能够成规模量产的,只有南阳郡,关键是普通农具工具,这跟先进的农具工具比起来,还有各式军械,这本就是排在最靠后的。

没办法。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

尤其是军屯这边,曹昂必须要优先供应,这样开垦出的土地才能越多,即便今年不能发挥作用,但是到明年,甚至是后年,所开垦的军屯土地,就能产出粮食,每多一斤粮食,那压力就能减少一分。

“至于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