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母亲情绪稍稳,王良才缓缓打开随身携带着的书袋。刹那间,借着昏黄的烛火光芒,书袋里白花花的银子闪耀夺目,瞬间晃花了王张氏的眼睛。自从王良才的父亲因病离世以后,母子二人便一直相依为命。他们靠着父亲生前做游方郎中时积攒下的些许钱财,再加上母亲辛勤浆洗他人衣物所得的微薄收入勉强度日。即便如此,王良才也没有放弃读书。因为父亲临死前特意叮嘱,要王良才努力学习,争取为王家改换门庭。
王良才自小就十分聪慧,对知识的渴望远超学堂里面其他孩子。即便家中一贫如洗,墙壁斑驳,屋顶还时常漏雨,母亲也坚持,将家中微薄的钱财都用在他的学业上。就连几个月前,母亲突然染上风寒,咳嗽不止,身体虚弱得厉害。她也坚决不花钱治病,那时的王良才心急如焚,于是咬咬牙,独自一人踏入了那座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深山。这才有了后来,从兽夹中救了小狐狸。
家中贫困,而神秘人送来的银两则足有三百两。这笔钱对于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的王家来说,简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有了它,王良才不仅能顺利完成学业,考秀才的费用也不用再发愁了,未来的日子似乎一下子充满了希望。
然而,王良才的脸上并没有露出喜悦的神色,反而眉头紧锁,内心充满了挣扎。他的脑海中不断盘旋着一个问题:这钱能收吗?它的来路正当吗?他深知,无故得来的钱财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收下,可能会陷入无尽的麻烦之中。那人会不会后悔给出这么多?毕竟一只狐狸在集市上也就几两白银而已。
“良哥儿?这……” 王张氏从震惊中回过神儿来,看着那些银光闪闪的元宝,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喜。自从丈夫去世后,家里的日子愈发艰难,她每日辛苦劳作,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如今儿子学业不错,备受夫子夸赞,本就满心欣慰,又看到这一大笔钱,只觉得生活终于有了转机。当听说这是别人的谢礼时,她的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觉得或许可以收下这笔钱,缓解家中的困境。
小主,
“娘这……” 王良才嘴唇微微颤抖,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他看着母亲那饱经沧桑的面容,心中满是不忍,他明白母亲这些年的艰辛,也知道这笔钱对这个家意味着什么。但他的理智又告诉他,不能轻易收下这笔来路不明的钱。
“我儿心地善良,这便是好人有好报的结果。为娘虽然只是个没见过世面的村妇,但是也知道那些山精野怪招惹不得。听那面具人的话,这东西似乎是要和咱们切割因果?要是不收,会不会违背他们的意愿?” 王张氏一边说着,一边紧紧地攥着书袋,仿佛生怕它会突然飞走一般。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渴望,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儿子未来的期许。
王良才听着母亲的话,心中一番权衡。这些钱若是真能安稳落袋,往后娘亲便能告别每日起早贪黑、辛苦操劳的日子,自己考秀才、甚至考举人的路途,也将顺畅许多。况且,自己当初确实全力救了那红狐狸一命,拿这些钱财当作救命的回报,似乎也合情合理。这般想着,他抬眼看向王张氏,目光中少了几分犹豫,缓缓点了点头。
“娘,您说得对,咱们小门小户的,确实惹不起那些存在 。要不这样,咱们先不着急把这钱全留下,或者先花出去一小部分试试,看看有没有什么异样,再商量后续的打算。” 王良才神色认真,话语里满是谨慎。
王张氏一听这话,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自己小时候,听闻的那些奇奇怪怪的传说,什么精怪用石头幻化成银子哄骗凡人,最后害得人家家破人亡。想到这儿,她忙不迭地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我儿说的在理。明天我就去远些的成衣铺,给你扯些厚实的布料做冬衣,试试这银子真假。要是真有问题,咱们赶紧把钱还回去,也不至于惹上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