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五姓七望往后排,此举遭到士族们的强烈反对,不承认陇右李姓氏是李广之后。
“陛下,一斤粉条三十文,与三文一斤的陈米饱腹量相当,加上运输、耗损,折算下来,从外地运往过来差不多五六文一斤。
若是操作得当,可抑制河南道、河北道粮价,保百姓平安度过灾荒。”房玄龄隐晦道。
“爱卿的意思是…”英明的天可汗瞬间领悟。
房玄龄冲天可汗微微颔首,“陛下,此事如何运作,还需召来杜相,细细绸缪!”
“甚好、甚好!”天可汗大悦,叫人立刻去杜府请杜如晦。
刚安歇的杜如晦得知圣上召见,不顾身体不适,忙起身,穿上官袍进宫。
非要紧事儿,皇帝不会半夜召集肱骨大臣,更何况今夜值守的是中书令房玄龄。
杜如晦乃京兆杜陵县人,其父前朝昌州长史杜吒。
唐朝初建,房玄龄、杜如晦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
杜如晦长于断,房玄龄善于谋,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天可汗,房谋杜断。
贞观二年,杜如晦以检校侍中之职兼任吏部尚书,并总管东宫兵马,可见其有多受天可汗信任、器重。
马车中,杜如晦闭目养神,心中猜测此次急召所为何事。
揣测中来到东宫崇文殿,烛火通明,天可汗、房玄龄面带笑意,并无想象中的焦急。
杜如晦疑惑的看着二人,难道突厥大捷?
“爱卿来了!深夜急召,实在是有一事需断绝,不得不叨扰爱卿!”天可汗亲切道。
“不敢,为陛下分忧,乃臣本分!”杜如晦躬身道,“不知陛下何事着急断绝?”
“你先看看这个!”天可汗指了指岭南道冯诩、韦叔同、李伯淹的奏折。
韦叔同、李伯淹的密奏房玄龄刚才已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