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尔特和叶玄着所领的陆三军九万将士,在郑州、鹤壁、邯郸一带早已建造起坚固工事,围死了建奴大军绕行之路。

闽王郑成功则亲身上舰,指挥着大明南海、东海两支庞大舰队近五万将士,不仅轻松的支援了在辽东的作战和后勤保障。

海军将士们还在河北、天津、永平府、锦州府一带,不断地扫荡沿海或登岸作战,令鳌拜不得不分兵防守粮道,京师还一日三惊。

自己坐镇战区中央的济南雄城,城防和防御工事也被弄得坚不可摧,成更有金俊、李虎所领的四万两千将士,可随时支援各处。

除此之外,在对峙战线后部的徐州府一带,总理大臣张煌言也建起完善的后勤总部,粮草、军械及各种物资,源源不断送往前线。

不仅如此,张煌言还能抽出精力,维持着大明帝国各省的治理、民生和赋税征收,还要操心新光复各省的官僚机构建立和治理之事。

幸好有陈永华这个杰出的年轻人相助,令张煌言的压力减少不少,总算能勉强应付住庞大帝国的千头万绪诸事。

在更遥远的南京城,由宋应星老院长坐镇其中,领着帝国庞大的工厂、作坊体系,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大军所需军械。

不仅如此,无论是江南、浙江等早已光复的省份,还是两广、川陕、河南、山东等新光复省份,百姓们热情高涨的支援前线作战。

在遥远的缅甸宣慰司,人们也与有荣焉,为大明帝国的光复事业而尽力,将丰收的粮食不断送来。

缅甸的广大“汉人”们,还热情高涨的要求参军入伍,强烈要求有机会赶去“祖国”大陆参战,去抓住最后的建功立业机会。

宣慰司的官员们,费尽心力的解释大军人马早已充足,大明本土百姓想要参军都不能了,又说大明将来在东洋必优先招用缅甸汉人,才勉强压住了这股风潮。

朱慈炯反复推演,思来想去都觉得当前的军力和布局,已经是稳若磐石,不是鳌拜等建奴能够突破的,他们甚至不敢轻易撤兵。

他不放心,再度对着舆图细细推演,又令张万祺将安全局关于建奴和南方海域的情报逐一翻出,两人再三研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