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都察院右使参与了李四儿之案,如今也是更敢说敢言了,逐渐活跃在朝堂之上。??
“右使所言极是,此番年妃娘娘舍身试药,感动上苍,故而钦天监才能观测到岁星降福的吉兆。皇上,臣恳请皇上念及年妃之功,解其封禁才是。”
年羹尧阔步出列,朗声启奏,一番陈词说得入情合理。
他话毕跪拜之际,侧脸微微斜了一眼身后,一袭青蓝身影便抢先在甄远道出列开口之际跟着跪下朗声又奏:
“年大将军所言,臣深感惭愧,年妃娘娘身在宫禁却心系天下,一介孱弱妇人以身试药,臣等一众男子皆感佩娘娘舍身为百姓谋福祉的勇气。以臣之见,娘娘仁德爱民之心可晋贵妃之位。”
“臣附议,臣附议......”
不待皇上开口转圜,零零落落地声音渐次响起,竟有小半大臣都同意请封年世兰贵妃之位。
皇上刚因为疫病松散的心绪倒不禁紧绷了起来,他原本微松泛的肩头逐渐绷直,抿唇凝眸却似乎含着笑意。
“皇上,微臣以为年妃娘娘被太后罚处是因牵连皇子涉险,此番娘娘也说是为四阿哥试药,此举固然是娘娘大义,但也是娘娘知错弥补之举。更何况钦天监早有言,岁星合月才至天佑大清,赵大人此言有失偏颇,竟完全将太后皇后日夜祝祷的功劳忘却了,岂非不敬?”
瞧着这朝堂之上一呼百应的局面,甄远道跪地长身而立不禁言辞犀利了几分。
这番直言正色之姿让胤禛眸光微沉,他搓捻着手串,神态自若,一时叫人猜不透,之见他口吻悠然缓声道:
“此事虽为后宫之事,但本朝还未有贵妃册封,朕倒是也想听听其他建议,各位宗亲可有建议啊?”
“皇上,年妃娘娘向来在宫中理事,且颇有成效,此番又大义为天下,贵妃之位娘娘实至名归。”
胤禛抬眸,眸中是一抹锐利流光,敦亲王依然站立原处拱着手微垂着头,倒是年羹尧似乎面色诧异,微微侧目扫了一眼敦亲王。
“皇上,年妃娘娘虽与臣往日有些误会不快,但如今德柱已然是臣之子,即为一家人自然没有隔夜仇。且臣深知在天下安危面前固然是要抛弃私怨成见的,臣就事论事平心而论,年妃娘娘的确当得起贵妃之位。”
隆科多接下敦亲王的话头,竟然意外地赞成了年羹尧的请封,这番举动叫朝堂一众大臣都侧目,小声嘀咕了起来。
胤禛鼻息间是轻浅一笑,精明神断的帝王,此刻神情倒是更松泛而充满了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