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日新月异的农村

在沟通好晚上的工作后,陈锦年、余华、以及赵今麦,从蘑菇屋里出来,在村里当街溜子。

浙江的农村和国内其他地方不一样,尤其是杭州市下辖的农村,经济水平和基础配套都是非常高的。

自来水、天然气和电力供应齐全,随处可见自建的三四层的小洋楼,路边和房前停满了汽车,其中不乏BBA这样的传统豪车的身影。

陈锦年自然不会单纯的认为,国内所有的农村都是这样的,也只有共同富裕示范省,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放到其他的省里,农村只是被城市吸血用的,除了求落叶归根的老人,村里早已没有人气。

同时这些所见,让陈锦年对杭州的好感大增。

毕竟放在任何一座城市,都会把市中心好好运营,千篇一律的都是繁华热闹的广场和高耸的地标性奇观。

但在远离聚光中心的小镇和农村,往往破败萧瑟。

表面文章都会做,能在体制内混到厅局级的,没有傻子,凡是中央督导组经过的道路,那都是花了大心思大气力的。

所以只有在中央看不到的地方,你才能真正知道这些地方城市的父母官,他到底是在想什么。

“现在农村发展的确实是好啊!”余华对家乡的变化,感到十分欣慰。

“不是现在农村,只是浙江的农村。”陈锦年在旁边纠正着,“一笛去年暑假跟着同学去做公益项目,去了很多农村,实际情况,我不太好讲,只能说很难,很难。”

他有些感慨的摇了摇头,“她想让我拍部纪录片,但我一直没有提上日程,余老师,你知道的,农村题材的纪录片,我不敢碰,里面牵扯到太多人的乌纱帽了,他们是不会让纪录片播出来的。”

纪录片和偏现实性的文艺片,问题并不出在广电的审核上,只要在正规流程立项的片子,过审上映并不难。

真正问题出在举报上,陈锦年如果在纪录片中展示了某地方真实的农村现状,那一定会被扣上“局部真实、整体失真”的帽子,接着地方政府会迅速出手,将片子举报掉。

解决问题很难,但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很容易。

这种项目,除非是央视牵头,否则只能是拍一部封一部。

“明白,影视和文学是两回事,有些我们能写,你们不能拍。”

余华作为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自然懂得其中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