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以点破面

毕竟,敌我双方在漳水一线已经对峙三年之久,这三年来双方都在构筑防御工事,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防御体系。

不管是哪方主动发起攻击,都必须直面对方打造的防线,这就造成攻的一方在地利上完全处于劣势,必将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于是,白袍军选择防守。

但防守是被动的,如果吕布也是这样想的,那赵云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夺取漳南?

所以,赵云对漳南制定了一个声东击西,以点破面的计划。

计划是这样的,高顺、徐晃、郝昭三将在计划启动时,对漳南发起佯攻,以此吸引秦军的注意力,以及洛阳方面的注意力。

而赵云则在这个时候,从太原出奇兵突袭河东,杀河东一个措手不及,这就是声东击西。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漳北白袍军准备对漳南佯攻时,吕布先一步对漳北动手,其目的也相当于是声东击西,以求达到策应河东侯成攻打高平关的目的。

这下,高顺、徐晃、郝昭三将连佯攻都省了,毕竟佯攻也是去攻坚,伤亡无可避免,如果做的太假,反被敌人看了出来。

而吕布先动手,那么漳北只需要守,还能占着地利的优势,予以秦军重击。

那什么是以点破面呢?

这个点,其实就是河东,因为只要赵云在吕布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夺取河东,那么以河东,西可虎视关中,南可断崤函,东可掠河内的地利位置,必然逼得吕布集结重兵争夺河东。

但当今天下诸侯都有一个无法避免的缺陷,那就是各方诸侯都有太多需要重兵防守的地方…

比如赵云,如今他的总兵力已超二十二万,但地盘大了之后,到处都需要兵力镇守,这就导致真正能用于征战的兵力不过区区几万人。

这其实就像做生意,摊子铺的越大,手中越没有现金。

而吕布也无法避免这一点,他想要夺回河东,那么就必须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不然拿什么去夺河东?

显然,吕布从漳南抽兵是最好、或者说唯一的选择。

因为漳南是距吕布相对较近,且兵力雄厚的地方。

不然洛阳周边就只剩驻守中牟的李肃,以及扼守洛阳南部四关的王贺,这两人虽然距洛阳更近,但二人手中兵力不多。

而且,吕布也不可能把守卫洛阳安全的兵马都调走吧?

当然,吕布在关中还有不俗的兵力,但赵云早就得到确切消息,吕布在关中的五万大军,正在西凉征讨韩遂、马腾。

所以,漳南就成了吕布唯一能抽调兵马的地方。

而吕布从漳南调兵,其实就是撤军,因为漳南地势平坦,一旦抽调兵力,漳南防线就变得漏洞百出,与其留在漳南被歼灭,不如直接撤走,这一点吕布不可能不明白。

如此一来,漳南不就不攻自破了吗?

但是,赵云怎么可能让吕布轻易撤离漳南?

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

当年,要不是吕布跑到冀州横插一脚,漳南早就是赵云的了。

如今,岂能让吕布想走就走?

所以,赵云的计划是,在他从冷泉关南下河东后,漳北这边就密切关注漳南秦军动向…..

一旦发现漳南秦军有撤退迹象,漳北数万白袍军立即发起攻击,咬住漳南秦军,使其无法全身而退….

就在郝昭想着自己的任务时,身边一名亲兵忽然指着对岸一个方向,惊声道:

“将军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