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漫天?奇兵突袭
随着朝鲜海域粮道的打通,明军士气大振,在唐山的防线也愈发稳固。李奇深知,此刻虽暂解燃眉之急,但与清军的决战才刚刚拉开帷幕,必须乘胜追击,打破僵局,才能为大明光复之路开辟坦途。
在清军大营,多铎的突袭失败令多尔衮大发雷霆,营帐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一群废物!如此精心谋划竟也能被李奇识破,我大清颜面何存!” 多尔衮怒目圆睁,手中的马鞭狠狠抽在桌案上,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
众将领低垂着头,不敢作声。多铎更是满脸羞愧,上前单膝跪地:“摄政王息怒,末将轻敌,中了李奇之计,甘愿领罪。”
多尔衮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眼下不是追责之时,李奇越发难对付,我军必须调整策略。传我命令,收缩防线,加强大沽口与京城周边防御,绝不能再给明军可乘之机。”
“嗻!” 传令兵匆匆而去,清军上下立刻忙碌起来,加固工事、调配兵力,如临大敌。
李奇这边,在营帐内与将领们日夜谋划。他目光紧盯着沙盘,手指沿着地形缓缓移动:“清军如今将重兵囤于大沽口,正面强攻,我军必伤亡惨重。但他们兵力集中,侧翼与后方必然薄弱,我们何不来个迂回突袭?”
梁家富眼睛一亮:“将军之意,可是绕道而行?可这一路山川险阻,行军不易,万一被清军察觉,陷入包围可就糟了。”
郑大胜微微点头:“梁兄所言有理,不过风险虽大,收益亦可观。只要能成功突袭大沽口,清军防线将瞬间崩塌。”
李奇站起身来,神色坚定:“时不我待,我意已决。我军挑选精锐,轻装简行,绕道蓟州,从大沽口后方的芦苇荡秘密潜行,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将领们齐声领命,各自回去准备。很快,一支由五千名精锐士兵组成的突袭部队集结完毕,他们身着轻便铠甲,携带干粮与利刃,悄然消失在夜色之中。
这一路,他们翻山越岭,避开清军巡逻队。山间荆棘划破衣衫,士兵们却无人抱怨,个个目光坚毅,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奇袭大沽口,为大明争光。行至蓟州城外,恰逢暴雨倾盆,道路泥泞不堪,行军速度大受影响。
“将军,这雨越下越大,山路愈发难行,要不要找个地方避一避?” 先锋官低声请示。
李奇抬头望天,雨水顺着脸颊滑落:“不行,时间紧迫,一旦错过时机,功亏一篑。传令下去,相互扶持,加快脚步。”
士兵们咬紧牙关,在雨中艰难跋涉。终于,他们绕过清军眼线,抵达大沽口后方的芦苇荡。此时,天边泛起鱼肚白,晨雾弥漫,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掩护。
大沽口前,清军重兵把守,炮台上的火炮森然林立,士兵们警惕地注视着海面。殊不知,危险已悄然降临身后。
李奇一挥手,士兵们如鬼魅般穿梭在芦苇荡中,一步步靠近清军营地。当距离足够近时,他拔剑高呼:“大明的勇士们,为了家国,冲啊!”
瞬间,喊杀声打破清晨的宁静。明军如猛虎出山,冲向毫无防备的清军。睡梦中的清兵被惊醒,慌乱地拿起武器,却来不及组织抵抗。
明军先锋部队如入无人之境,迅速突破清军外围防线,直插营地核心。负责看守火炮的清兵被斩杀殆尽,一门门火炮落入明军手中。
“调转炮口,轰击清军主力!” 李奇大声下令。
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炮弹呼啸着飞向清军阵地。前方的清军还在疑惑后方为何传来爆炸声,转眼间就被自家的火炮炸得人仰马翻。
大沽口前沿的清军顿时大乱,纷纷回身救援。但此时,明军主力在郑大胜、梁家富的率领下,趁势从正面发起强攻。清军腹背受敌,陷入绝境。
多尔衮在后方得知大沽口遇袭,惊得脸色惨白:“怎么可能?李奇怎会如此神出鬼没!” 他匆忙调集兵力,试图挽回败局,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
在明军的前后夹击下,清军防线彻底崩溃。大沽口上,大明旗帜迎风飘扬,宣告着这场奇袭的完胜。
李奇望着战场上的硝烟渐渐散去,心中感慨万千。这一战,是智慧与勇气的胜利,是大明将士不屈精神的见证。但他明白,前路依旧漫漫,大清不会就此罢休,而他将带着这份荣耀与决心,继续为大明的复兴披荆斩棘。
“将军,接下来我们向何处进军?” 郑大胜满身血污,走到李奇身旁问道。
李奇目光望向远方,沉声道:“进军京城,光复大明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