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苏晚晴的掌心亮出微型注射器,"你是我最完美的作品。"
当针尖刺入颈动脉的瞬间,李慕晴的量子芯片突然释放电磁脉冲,整条胡同的灯泡接连炸裂。
在纷飞的玻璃碎片中,两个时空的李晓燕同时睁眼——一个扎着麻花辫站在1993年的晨光里,一个踩着细高跟浴火重生。
而苏晚晴的玫瑰纹身正逆向解构,每一根金属刺青都化作忏悔的代码,在朝阳中灰飞烟灭。
胡同口的监控显示,当日所有电子设备的时间都倒流了7分17秒。
菜市场的电子秤上,武昌鱼的重量永远定格在3.7公斤——正是李晓燕临终时的体重。
老赵的豆浆摊在事件后关闭,工人在拆除灶台时发现锈蚀的冷冻管。
司法鉴定显示,这些是2001年协和医院失踪的医疗器材,内壁残留着未知的基因编辑剂。
西关村的地下仓库突发火灾,烧毁了所有486电脑。
消防员在灰烬中发现枚完好的软盘,恢复出的数据是李晓燕最后的教学视频,结尾多出句颤抖的画外音:"晚晴,我不后悔。"
……
1998年的京城秋晨,胡同口的豆浆摊飘着热气。
苏晚晴裹着米色针织开衫,看张煜笨拙地往油条里塞糖。
李慕晴——或者说,重生的李晓燕,正用改良后的指尖捏着铝制保温壶,晨光在她新生的栗色卷发上跳跃。
"张煜,你糖放多了。"李慕晴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电子合成的沙沙声。
张煜的手一抖,白糖撒在油腻的木桌上,组成奇怪的图案。
苏晚晴的玫瑰纹身突然刺痛,她认出那是李晓燕当年在作业本上画的卡通猪。
"晴晴说得对。"张煜挠挠头,露出憨厚的笑,"还是你了解我的口味。"
李慕晴的量子芯片突然过载,海量记忆碎片涌入神经突触——1993年的兴隆镇中学,张煜也是这样笨拙地往她的搪瓷缸里加糖。
四合院的石榴树下支着铸铁炒锅,张煜笨手笨脚地切着五花肉。
李慕晴捏着糖色勺子的姿势像握手术刀,改良后的嗅觉分析着焦糖分子:"摄氏162度,糖胺反应最佳状态。"
"让我来。"苏晚晴接过铲子,白大褂下摆扫过煤堆。
张煜忽然从背后环住她的腰,下巴搁在她肩上:"晚晴,你身上有实验室的松香味。"
李慕晴的量子心脏突然漏跳一拍,这场景与1998年的暴雨夜重叠——那天她也是这样看着两人在厨房忙碌,直到咳出血来。
"张煜,帮我递酱油。"李慕晴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当张煜转身时,她迅速擦掉眼角的纳米液——那是改良后的泪腺第一次分泌出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