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金陵城(二)

南明义军 随笔道人 1049 字 4个月前

百余辆马车如长龙般驶入金陵城,马蹄声阵阵,近千兵马护卫在旁,旌旗飘扬,肃穆威严。

马车内坐着周老夫人,以及六十二名士绅之女,她们身着华美的衣裳,面容姣好,车窗帘幕随风飘动,偶尔露出车内的人影,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老夫人,慢点下车。”孟必安收到老夫人来金陵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马车旁,亲手扶着老夫人下了马车。

“老夫人,大王此时不在府中”孟必安恭敬的回道。

“无妨,他有要事便先忙着,不曾想,我儿竟做下此等大事。”周老夫人看着浩大的王府,不禁心生感叹道。

而孟必安看着这么多女子下了马车,站立一旁,莺莺燕燕,不禁感觉有些脑瓜疼,但他也不敢怠慢,只能硬着头皮将这些女子带入府内。

这些女子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名门闺秀,有的是小家碧玉,各有千秋,让人眼花缭乱。孟必安费了好大的劲,才勉强将她们一一安置下来。

而杨恩所率都督府各级属吏,早于老夫人等人抵达金陵。孟浚亲自前往迎接杨恩。

只见孟浚满脸笑容地拉住杨恩的手说道:“哈哈,我的肱骨之才来了,我已经等了很久!”

杨恩则谦虚地应道:“大王谬赞了,属下不过是中人之资罢了,若非大王赏识和提拔,属下恐怕早就不知埋骨何处了。”

孟浚拍了拍杨恩的肩膀,笑道:“你就别谦虚了,我知道你的才能,如今拿下金陵,已今非昔比,军事上我暂时不担心,我只望你来了,能尽快恢复金陵生机,将这东南之地,连成一片,政治清明,以民养军。”

杨恩感激涕零,连忙说道:“多谢大王信任!属下一定竭尽所能,不负大王所托!”

而拿下金陵后,虽然其余各地依然战火不息,不过如今的局面,清军没有绝对的把握,不敢轻易再进攻孟浚,孟浚才勉强有时间,梳理政务。

清军在江南之地的杀戮,使得许多城市毁于一旦,如江阴,昆山,嘉定,松江等,这些城市虽然繁华不在,不过大部分垄断田地的官绅死的死,逃的逃,已经有大批无主之田充为官田。

孟浚在杨恩等人集齐后,在金陵总督府召开参赞大会,在会议中孟浚抛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计划,首先将都督府之称改为幕府,同时扩建督察司, 匠新司,商政司,又决定成立讲武堂。

会议中,孟浚决定将这些无主田地,按军功发放给烈属,这些田地享受五年免税的待遇。

历朝历代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于一个,那就是土地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多少才智之人都解决不了,孟浚知道以当前的生产力水平,他也解决不了,只能轻微的在土地问题上小心的试探一番。

作为吏政司司长杨恩,在这几年的历练中,实务能力已经值得称道,将都督府各级官吏整合齐全,使得苏杭江浙等地的社会生产力,逐渐开始复苏,对于孟浚的一些新政,如鼓励工商,提高军人,工匠地位,开启新学,杨恩皆是紧随孟浚步伐,虽然这些措施,与传统的重农抑商,以文制武,视工匠为贱业,还有八股取才等观念相比,无异于是南辕北辙。

民政司司长由杨恩所提拔之人,此人名为李为泰,小吏出身,却有着超越常人的洞察力,对税收等事务极为敏感,在任职期间为孟浚筹集军饷立下了汗马功劳。

律政司是独立的司法机构,掌判决,议罪,刑狱之职,负责律政司的必须是铁面无私的人物,思虑再三,孟浚将武进坤从军中军法处调离,担任律政司司长一职。

同时孟浚又在会上决定新建一司,名为督察司,顾名思义,作为幕府的监察系统,司长孟浚有意让陈子龙担任。

至于匠新司,则是一个新技术研发机构,由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工匠组成,孟浚已经发令,调舟山刘拐子回金陵担任司长,孟浚心中有一大批东西想要造出来,奈何一方面没时间,一方面,他自己也是一知半解,如水泥,孟浚只知道好像有用石灰粉,至于怎么把石灰粉变成水泥,他就不知道了,只能让工匠慢慢摸索,还有水力钻铳管等等,这些孟浚都是只能说个一二三,具体怎么造那就不清楚了。

会议上,孟浚又命宣传司派人携带着大量报刊以江南为起点,向南方各地扩散,秘密潜入各地,将顾炎武亲自润色,大书特书,大军取胜,攻克金陵,覆灭勒克德浑的报纸,往江西,湖广,两广,福建,云贵川等地秘密散播消息。

孟浚决定金陵城成立金陵讲武堂,他期望通过这座讲武堂,将自己以及诸位将领所亲身经历的战争实例,与历史上各朝积累下来的军事理念相互融合,并传授给年轻学子,或是军中优秀之军士,孟浚期盼未来这里能够孕育出军事人才,成为栋梁之才的摇篮。

商政司,这是孟浚当初开海失败后,再次决定成立的部门,那帮海商的威胁,孟浚可未曾忘记,只是现在金陵初定,孟浚所成立的商政司,只是为了各地的物资调拨,商业往来,开海之事,时机还未成熟。

会议一直开到深夜方才结束,孟浚军事集团是一个新生的团体,那种从上而下的激昂完全不是明末时期那些官僚可比,每一项指令从金陵发出,具体落实到各地,流程可谓是朝令夕至,无一丝拖延。

作为宣传司的总编辑,顾炎武干劲十足,孟浚只是让宣传司向南方之地传播消息,可顾炎武和吴台商议过后,一致认为不能这么小心,而是应该扩大步伐,不仅是南方,北方各地也不能放下,而且不止是传播宣传,还要暗中联络抗清志士,发展地下武装,以待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