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杨家坪

杨家坪,位于大半山处的一处山凹之中,人们也习惯将其称为杨家村。这里清晨和傍晚时分的景色最为迷人,山顶上的云雾时而浓密如墨,时而淡雅如烟。当浓雾弥漫时,整个山头都被笼罩其中,使人迷失方向;而当雾气稍稍稀薄时,则又若隐若现,宛如仙女舞动的白色纱裙般轻盈飘逸。四周的山峦环绕着杨家坪,犹如一个梦幻般的仙境,美不胜收!

杨家坪原本住着两百余户人家,他们大多同姓杨且都是同族同宗之人。因其地处偏僻,与周围村落相距甚远,久而久之这里便形成了一座相对独立的小村庄。

杨武成家中育有二子一女:长子杨成文乃现任杨家村村长;其妻子王花与杨立生母系同胞姐妹关系。夫妻二人育有一子一女,长子名为杨建钢,年方二十九,生得一副虎背熊腰好身板,但尚未婚配,平日里以务农为生,偶尔会偷摸上山打点野味贴补家用。女儿杨建华年龄二十七,数年前已嫁作人妇,夫婿便是清水镇上开餐馆的老板——王保国。

至于杨武成次子,则正是杨立之父杨成武。单从父子俩这名字来看倒也颇有意思,仅一字之差却顺序颠倒。杨立母亲……王珍,父母都在深市打工。杨立的妹妹王建蓉十六岁,跟父母在深市上高一,成绩很好。杨武成和陈芳的老二是个女儿,叫杨成秀,早间在深市打工认识本地人马成后结婚,生活富裕,从此也没回过杨家坪,有两个儿子,老大马东,老二马西。

村长杨成文与村会计张大龙共同组建起了所谓的村委班子,但实际上只是徒有其名而已。

次日清晨,杨立吃完早饭后便前往大伯家拜访。他与大伯、大娘闲聊了一番,谈及了自身目前的状况,其间自然不乏些许宽慰之词。大伯感慨道:“咱们村子如今的境况着实不佳啊,拢共也就二十来号人,五六十岁的都算是年轻的啦,平日里也就是种种粮食度日罢了。要说特别的,还得数你那钢娃大哥,他人挺实在的,可在外头打工总被人欺凌,这不,干脆回老家待着了,到现在也有好几年咯。绝大部分人家都外出谋生去了,好些年头没回过家,房子也是破破烂烂的,不少都已经坍塌了。”正当三人交谈之际,杨建钢挑着满满一担猪食回到家中,满头大汗。“小立!哟呵……啥时候回来的呀?”杨建钢边说边卸下担子。跑到杨立身前亲热得不得了,少不了一些东问西问,杨立也一一回答。大伯家忙了起来,杨立也帮不上什么,打了声招呼就向自己家的房子走去。

他家的房子位于东边山脚处,紧挨着燕子坡,与大伯、爷爷奶奶家相邻而居,彼此间隔大约三十米左右。由于从爷爷奶奶家到自家必须路过大伯家门口,于是他决定顺道回去看一眼。家中房屋在大伯一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尽管稍显陈旧,但依然保存完好。

这座略显古朴的三开间石屋静静伫立着,仿佛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墙壁由一块块厚重的石头严丝合缝地堆叠而成,给人一种坚实可靠的感觉。

中间那间宽敞明亮的房间被称为桃屋,它既可以作为温馨的客厅接待亲朋好友,也能够变身为热闹的餐厅,让一家人共享美味佳肴。而位于两侧的房间则是舒适的卧房,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巧妙地隔出四个小巧玲珑的空间。

杨立从口袋里摸出一把陈旧的钥匙,小心翼翼地将其插进门锁孔内。他轻轻转动钥匙,只听“咔嗒”一声轻响,随后用力推开门扇。伴随着一阵轻微的“吱吖”声,两扇古老的木门缓缓敞开,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屋内弥漫着淡淡的尘土味道,桌椅板凳整齐地排列着,仿佛在等待主人的归来。

正对大门的那面墙上,恭敬地供奉着一尊神位,透露出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氛。另外两面墙壁则像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上面贴满了大大小小的奖状,每一张都见证了杨立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辉煌成就与辛勤努力。

正房的左侧拐角处,还有三间别致的小屋。其中一间曾是充满烟火气的厨房,而今却灰尘扑扑,另一间堆满了木柴的是柴房,而最里面的那间则显特别,它既是猪圈,又是厕所,虽然简陋,但却实用无比。

然而,杨立并没有打算在杨家坪长期居住,所以对于打扫卫生这样的事情并不上心。他默默地走出屋子,仔细地锁好房门,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爷爷家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思绪万千,心中涌起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