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之名实在太大,明朝藩王们当然也知道,所以朱棣不能明目张胆地直接借用,否则傻子也知道他是名为推恩,实则削藩。于是朱棣换了一个办法。
朱棣结合另一位英明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办法。
他登基之初,先是采取优礼诸藩的作法,以换取他们的承认和支持,以便麻痹藩王,如恢复被朱允炆所削藩王的王位,并多给赏赐。
然后将藩王们的藩国由边塞改为内地,所有边关一律由国家管理,边军守卫,其实就是收归朝廷。
这样一来,不用守卫边关的藩王,自然也就没有理由再保留大量军事力量。
其护卫也由三卫被削减为一卫,最少者甚至只有三四十个兵卒,其规模还不如一些豪族大户。
没了兵权的藩王,对皇帝的威胁自然就低到了极点,这时候的他们还不是任朱棣随意拿捏?
在之后的日子里,只要逮到哪个藩王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了,朱棣想削就削。
齐王朱榑阴蓄刺客,以私兵据守青州,永乐三年被朱棣贬为庶人;
谷王朱穗磔杀王府长史,招匿亡命,造战舰弓驽器械,意图不轨,于永乐十五年被朱棣废为庶人,宣德年间被关押至死。
一顿胡萝卜加大棒伺候,明朝的藩王们都老实了,除了正德年间宁王朱宸濠生有异志,造了次反外。
其它诸王都被皇帝大臣们圈养了起来,平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吃饭和生孩子,以至于明末时国家要养活的宗室子弟多达数十万之多,这也造成了明朝财政崩溃,最终被灭的原因之一。
“我要求朱家的子孙,全都要能文善武,为大明效力。让他们享尽荣华富贵,有什么不对吗?”朱元璋说得有理有据。
“太祖的想法是好的,而且你的这些儿子,孙子,因为有你看着,全都是能文能武,都是出类拔萃的。
可是在三四代之后的子孙,他们不用为大明出力,就可以享受好的生活。
所以没有人再学文学武,而且一代不如一代。到了七八代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就让朱家子弟,一起参加科举,可是没有出类拔萃的人。他们就算不参加科举,也有享受不完的俸禄。
小主,
这样就导致他们,全都变得好吃懒做,仗着皇室的身份,为非作歹,违法乱纪。
而朝廷上的人,因为他们的身份,不会对他们从重处理,导致他们越来越肆意妄为。
引得百姓怨声载道,才会农民起义,清兵入关,大明灭亡。
太祖你如果想让大明延续时间更长一些,就要建立一套传承,还有奖罚制度。”夏景天指出了问题。
“奖罚制度,什么意思?”
朱元璋好奇地询问。
“太祖,你为二十多个皇子封了藩王,让他们镇守大明江山,这是一项壮举。
可是你有很深的嫡长思想,你对嫡长子朱标,嫡长孙朱雄英,还有嫡重孙都格外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