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乌合之众

德正道昭 张九城 2639 字 3个月前

五国军队浩浩荡荡一齐发动了进攻,秦国谍报系统并不健全,并没有提前收到消息。所以战局开端打的很惨烈。

秦国的优势就在于,每一只军队的领军主将都是名将行列,单以将领来说,甩了五国几十条街。

所以前期虽然惨烈,吃紧,但是很快就止住了颓势。

北线大将军蒙恬是最轻松的,手握三十万秦军甲士,自打知道冒顿和始皇帝通信以后,他就再也没担心过北疆的安危,一直在暗暗的布置兵力,准备一直向东,由冒顿的匈奴骑兵配合拿下燕国,直达辽东地区。

南疆由大将军王翦统帅,这是一个平楚的老将军,熟悉楚国的地理及人文,有他在南疆绝不会出事。

东疆由大将军白起统御,这个昔日在赵国坑杀四十万赵军的战将本身就是对赵国人极大的威慑,而一个本该死去的人重新登上舞台来,这是一个更大的威慑。

西疆由大将军项羽统御,负责抵御、瓦解西域联军。

西疆派驻的兵少,而且战线长,补给困难,秦国无力负担太多,所以西疆打的并不顺畅,这一年来一直处于焦灼状态,但是项羽也打出了赫赫威名,在西疆威震敌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存孝做为禁军大将军,坐镇中军,戍卫京畿重地,伺机而动。吕布,赵云,夏侯惇,关羽等此时均分派于四疆之中。

以昆仑武将阵容对抗中原一地,本就毫无压力。三个月的时间,匈奴十万骑兵配合蒙恬三十万秦军战兵一路向东推进,燕国全线崩溃,燕王战败自杀。临死前大骂秦军与异族勾结。

随后蒙恬所部会同匈奴骑兵,压进赵国北部。燕赵之地,本就是平原为主,骑兵大行其道,做为纯骑兵的匈奴人表现出了惊人的凶悍。

此时中原地区并没有多少骑兵。所以匈奴如入无人之境。仅仅两个月,赵国全线沦陷。

这次灭赵之战,白起并不是主攻,也没有多少表现的机会。除了少数攻城战,大部分时候都是匈奴骑兵在表演。

战争是残酷的,匈奴人打起仗来本就好杀,再加上铁血的白起,燕赵之地的人口十去五六。

蒙恬率部分重兵驻守原燕国北疆,辽东一线,以抵御东胡、扶余等外族。其余兵将分别驻守新领土重要郡城,协助维持地方治安等待始皇帝分派官员管理。

秦国的高歌猛进,齐国、楚国、汉国自然开始心慌。而秦国并不给他们心慌的机会。

东疆大将军白起继续带兵向东突进,直逼齐国国都临淄。匈奴骑兵配合突进,绕过临淄扫荡。所过之地,各郡城纷纷投降。临淄被围一个来月,齐地全线投降。

秦军此时并没有更多的兵力来接管更多的城池。很多不重要的小城,只能暂时维持原样,文官武官暂不更换。

齐国国君知道没有了希望,本想开城投降,不料被丞相杀死,慷慨激昂一番,誓死与秦军对抗到底。城中军士深受感动,纷纷效死。

哪儿成想秦军是只围不打。派出去求援的队伍,秦国并没有阻拦,但是绝大部分都没有回去。城中只以为是被杀害了。终究是有了回去的。

一个月过去,城中陆陆续续的有人跑出来投降。有半夜从城墙上跳下来的,有主动请缨出城迎战投降的。有守城队伍,打开门大批涌出投降的。

不到两个月,临淄城组织了将近五十万守军,还剩下二十多万。城中本就粮草储备不多,五十万大军最多几个月就坚持不住。

期间又这么多人逃跑,守城将军绝望,最后杀掉丞相,开城投降。

汉国刘邦,眼看形势不好,早早的携带几百万百姓,席卷了各个城池,渡江而去,在长江边屯重兵以阻挡秦军。只给秦军留下了千里的空地,上百个空城。

楚国的智囊团并没有刘邦智囊团的果决和眼光。南疆大将军王翦稳步向南攻伐,楚国大军不断向北调集。

楚国哪里知道被汉国在背后捅了一刀,汉国打着联军的幌子,在没有多大反抗的情况下,一路攻下楚国长江以南各个城池,俘虏了楚国皇室。

得到消息的北线近四十万楚军全部投降了秦国,秦国的势力范围也扩充到了长江以北。以巴郡、南郡、恒山郡一线与汉国隔江相忘。

由五国打破平衡的浩浩荡荡的伐秦战争,由燕国、赵国、齐国、楚国的灭亡自此宣告结束。

始皇帝也并没有再让部队向南进攻。一是新接手城池太多,很多事情急需处理。政治,民生急需恢复。二是长江天险,根本没有足够的船只进行渡江作战。而匈奴骑兵也并不适合江南作战。

冒顿领导的匈奴骑兵在这次战斗中大放异彩,他也是初次表明了身份。自此匈奴成为秦国的一部分,始皇帝封冒顿为秦国的草原王。

冒顿此时后方并不稳固,中原之战结束后,立马带队返回草原,为了帮冒顿稳固统治,嬴政派吕布等人跟随冒顿回草原。

战争是残酷的,有时候打赢战争很容易。但是要想把一个新的地方融入进来,是很难的一件事。

秦国武将很多,可是能治国的文人却很少。始皇帝不得不暂时用一些投降过来的官员和一些新提拔的官员。

战争过后,需要很大的精力去稳定民生,发展生产。不然国家的不稳定因素会越来越多。这些自然是不需要张勃操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