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高和王天培终于在永正皇帝愈发冰冷的目光中,感受到了那如冰刃般透骨的寒意。两人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激烈的争论,仿佛被瞬间冻住,大气也不敢出。
永正皇帝目光如炬,那凌厉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众人的灵魂。他缓缓扶了扶额头,略显疲惫地说道:“多说无益。内阁即刻拟一道旨意,让京中四品以上官员,外官二品以上官员上奏折,举荐太子人选。”
众人听闻此言,心中皆是一惊,犹如平静的湖面被投入巨石,掀起惊涛骇浪。贾瑀率先站出来,恭敬地拱手说道:“陛下,此事事关重大,如此行事,恐怕会引发各方势力的争斗,还望陛下三思。”
李可正也紧接着说道:“贾大人所言极是,陛下。让官员们举荐太子人选,难免会有人为了自身利益而结党营私,扰乱朝纲。陛下,此举是否过于冒险?”
永正皇帝冷哼一声,那声音中充满了威严与不容置疑:“朕意已决,不必多言。朕倒要看看,这些官员心中到底属意何人。难道朕还怕了这局面不成?”
李鸿汉也赶忙说道:“陛下,此举或会让朝堂陷入混乱,还请陛下慎重啊。”
永正皇帝眉头紧皱,不耐烦地说道:“朕心中有数,你们照办便是。”
内阁众人面面相觑,深知此事已无转圜余地,只能无奈地遵旨行事。
回到内阁,众人皆是愁眉不展,如霜打的茄子般垂头丧气。叶高忍不住说道:“这可如何是好?陛下此举,无异于在朝中投下一颗重磅炸弹,不知会炸出怎样的乱局。”
王天培重重地叹气道:“是啊,这势必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不知会有多少人因此陷入争斗之中,难以自拔。”
贾瑀沉思片刻,眉头紧锁,说道:“事已至此,抱怨无用。我们当尽快拟好旨意,确保措辞严谨,尽量减少可能引发的混乱。”
众人纷纷点头,神色凝重地开始着手起草旨意。
叶高边写边说道:“这旨意可不好拟,得字字斟酌,稍有不慎,怕是会引起更多麻烦。”
李鸿汉接话道:“没错,既要体现陛下的旨意,又不能太过直白,引发不必要的猜测。”
王天培烦躁地说:“真是头疼,这可真是个棘手的活儿。”
旨意下达之后,京城内外顿时炸开了锅。官员们各怀心思,有的为了自身前途,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开始四处拉拢关系,妄图在这场风波中谋取利益;有的则忧心忡忡,犹如惊弓之鸟,生怕卷入这场难以预测的风波。
就在这混乱不堪的局势中,又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永正皇帝竟下旨释放前齐王萧纬,虽说尚未恢复其爵位,但好歹允许他回府。不仅如此,皇帝还册封了萧纬的长子为齐王世子。此外,皇帝更册封了一位道士为通化真人,而此道士正是北静王所推荐的郝冲之。
这一系列的举动使得原本就复杂的局势愈发扑朔迷离,如同一团乱麻,让人难以理清头绪。
朝中大臣们纷纷揣测皇帝的真实意图,有人认为释放齐王是皇帝念及旧情,为日后重新启用齐王埋下伏笔;有人则觉得这不过是皇帝的一时心软,齐王再无翻身之日。
而册封王冲之为通化真人,更是让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说北静王借此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也有人觉得这不过是皇帝沉迷道术的又一荒唐之举。
内阁之中,众人再次聚集,商讨对策。叶高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此举,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这朝局将会走向何方,是否会陷入无尽的黑暗与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