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历史记载

他瞥了一眼朱棣:“这理由就这样难找?这么古,找到汉朝高祖皇帝哪里去了,往后你就扒拉不到一点别的?”

老朱心里嘀咕,后来的蒙古就这么安分了?怎么能一点理由都找不着呢,不能够吧。

朱棣也不知道未来是不是真用了这个借口,但他现在胆子可大了,皮被打厚了,也敢跟老爹顶嘴了:“您就别管古不古的,您就看是不是师出有名了吧!”

如今的他五征漠北还是没影的事呢,后人这不就给他找了个理由过来吗,后人果然爱他!嘿嘿。

朱元璋懒得和他计较,现在的老朱觉得,经过天幕如此多回的“大风大浪”,再没什么事能让他大动肝火,人已经快麻了。

他有些好奇:“苏武牧羊,这个咱是知道的,但他不是出使匈奴被抓的吗,这其中又有什么缘故了?”

知道的大臣上前:“这事与另一个汉使还有点关系。”

当时的新上任的单于,担心受到汉的袭击,就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并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

汉武帝刘彻觉得这人识时务,于是派苏武出使,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去。

苏武同副使张胜等百多人一同前往。

到了匈奴那里,却发现单于态度傲慢,根本不是汉所想的那样。

之前投降匈奴的汉使卫律有个手下叫虞常,苏武等人去的时候,正赶上虞常在暗中策划,要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回大汉。

虞常在大汉时,与张胜有来往,看到他们出使匈奴,就私下拜访张胜。

他说:“听闻陛下对投降匈奴的卫律很生气,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希望汉廷能照顾我的母亲和弟弟。”

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结果其中一人在夜晚逃走告密,事情败露,一场恶战后,虞常被活捉。

这事牵连到了苏武和张胜,投降匈奴的卫律来劝苏武:“我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

小主,

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

苏武痛骂:“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陛下、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

单于信任你,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帝和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苏武不肯投降,竟然还说了这样的话,匈奴只能打发他去牧羊,希望恶劣的环境能让他回心转意。

……

朱棣听得点头:“那些叛徒实在可恨,身为汉人反而去做匈奴的走狗,苏武说的妙及,怪不得能名留青史了。”

老朱也惋惜:“可不是吗,那单于的母亲也没抓回来,真是亏到姥姥家了!”

想着,朱元璋幽幽到:“这不也是个大仇!竟敢困汉代忠臣整整19年,老四啊,这个仇你可得记住喽。”

朱棣抬头,目光与朱元璋对上,心照不宣,朱棣笑得肆意:“是,儿臣记住了。”

好嘞,理由又多了一条!

……

宋,赵匡胤有些失魂落魄。

守土战争啊……这一回,他的大宋能守得好这片汉土吧。

他看天幕说王勃埋在别的国家感觉很委屈,一下想到了自己的大宋,起码,那些先人的故地要努力拿回来吧!

赵匡胤看着手下递来史书中王勃的生平,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可谓才华横溢、少年成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流传青史。

王勃很年轻的时候就当上了朝散郎,认识了沛王李贤。

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他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为沛王助兴。

文章传至宫中,李治看过之后,有些生气,认为王勃有挑拨兄弟关系之嫌,王勃就被贬官了。

后来王勃在虢州谋得了一个参军的职务。有个名叫曹达的官奴犯罪,王勃念其为老师曹元的亲戚,便收留了他。

不想后来官府找来,王勃又把曹达杀了。

……因此事,王勃被判了死刑,还连累到他任雍州司功参军的父亲王福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