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达克指数始于九四年的强劲复苏,渐成浪潮,虽然互联网企业赢得最醒目的关注,但通讯电子信息产业仍是不容忽视的核心分支。
以通信网络设备制造及销售为主的朗讯公司,九六年初从世界通讯巨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分拆出来上市,市值达到一百八十亿美元,在当时就已经叫人有些吃惊了,但过去两年时间里获得将近五倍的惊人涨幅,市值超过八百亿美元。
与此同时,欧美日韩等国的移动通信运营以及设备制造企业,这三四年来都赢得投资者的密切关注,涨幅惊人。
香港九三年就着手建设运营第二代移动通讯网络(GSM 900MHz),而郑家旗下的长和电讯,就在香港掌握一张宝贵的2G运营牌照。
郑家旗下核心控股上市公司,长和实业早年就在英国收购电讯服务公司“Orange”的控股权,作为英国的第三大电讯商,九零年就在英国推出GSM移动电话服务。
长和实业还对欧洲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德国曼内斯曼公司持股,是曼内斯曼公司董事会的成员;在荷兰、比利时、以色列等国的电信业都有投资。
以2G运营为主的电讯业,目前已经是长和实业最重要的海外投资,比重甚至已经超过港口地产基建。
郑仲湘能被香港政府及公众寄以厚望,乃至之前创建星视集团,并非单纯郑家钱多。
六月中下旬纳斯达克暴跌,带动全球科技股大幅下跌,香港缺少好的科技股标的,萧良则主要建议华茂、鸿臣以及盈投,都是逢低买入郑家控股的长和实业。
哪怕林杰、周培薇他们对手机以及移动通信行业不熟悉,郑仲湘身边却绝对不会缺专业人士的。
次日中午,郑仲湘就与长和电讯的一名高级副总裁袁可飞,带着两名通信设备专家直接杀到秣陵。
在与林杰、周培薇会合后,郑仲湘又邀请萧良、朱祎琳以及朱鹮电子的高层以及手机项目团队进行接触跟洽谈。
经过为期两天更进一步的探讨,袁可飞与两名通信设备专家对萧良所提方案的专业程度是高度认可的,但也有一些疑虑。
除了他们对内地手机市场的发展空间,预测要比萧良低很多外,朱鹮电子目前所掌握的手机技术确实不强,研究团队配备也谈不上豪华。
袁可飞及两名通信设备专家,担心这样的研究团队以及秣陵在信息通信领域的研究水平,很难在未来三五年间,就支撑起一家先进手机研发及生产企业的崛起。
萧良也不跟袁可飞等人废话,安排车辆将一行人接到东洲,请他们走进星源时代锂离子电池中试基地、工厂参观。
星源时代已经提前完成十条液锂线的建设,特别是新建的六条液锂线,都是尽可能采用手工作业,顶替代价昂贵的自动化设备。
这不仅令星源时代的制造工厂规模急剧扩大到四百余亩,员工规模也增加到六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