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点点头:“你去联系吧,明天如果可以就在这里集合,如果明天不行就等你两天。”
阮五恭敬说道:“大人放心,小人这就去叫人。”
阮五放下手中渔具,一侧身钻进漓江中,他像一条灵活的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动作流畅而优美。
阮五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与水融为一体,游动时几乎不激起一丝涟漪。
阮五的双腿在水中有力地蹬着,身体在水中灵活地摆动,如同一条灵动的蛇,快速地游动。
每一次换气都像呼吸一般自然,在水中停留的时间仿佛没有尽头。
很快就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
翌日清晨,一束阳光剑一般刺穿了屏障似的晨雾,射在江面上,碧绿的江面荡起点点金光,为平静的漓江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辛弃疾来到江边一下子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数不清的竹筏几乎占满了整个江面,很多被从古严关放回来的当地百姓都自发的前来报到。
他们穿着一身单衣,腰系一条长绳,光着双脚,踏着竹筏,双手撑着一根长长的竹竿,随时待命,目光坚毅,似乎得到了某种神谕。
和古严关那种死气沉沉的状态不同,百姓们似乎打了鸡血般,满脸充满了斗志。
辛弃疾很欣慰,别说八百人了,就算来两千人也运得走。
辛弃疾手一挥,大军有秩序的进行登筏,一人一马一筏,整个漓江江面像一条长龙从北向南,直奔金水岩。
辛弃疾站在客船船头,远处的景物渐渐明朗,各种奇山异石便接踵而来。
在张仲宗的介绍下,“观音”刚过、“八仙”飘然而至,还没有回味过来,“骆驼峰”的逼真、栩栩如生的“鲤鱼”又跃到辛弃疾的面前。
辛弃疾高声喊道:“你们看看这座山像什么呀?像不像一只大乌龟?”
众人顺着辛弃疾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了一座山脊微微隆起的大山,像极了乌龟的龟壳!
如果仔细观察,似乎还能在山脚看见它的两条腿呢……
竹筏不断前进,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峰峦陆续映入她们的眼帘,它们有的叫“磨盘山”,有的叫“猫儿山”,还有的叫“象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