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本经书,是前朝一位佛门大师日常诵经教学时学生所记。
“其中记载着一次佛堂辨经......”
玉浅肆依照指示,打开寂空标记过的册页,已经被热血晕开的枯黄经册上,字迹难辨。但她还是埋首认真看过去,斗大的泪珠滴滴砸落在册子上,更添氤氲。
一学生问观尘大师当时一桩事,里面提到了一个似乎已经存在了很久的组织,似乎与当时的一桩朝政之事有关。
她囫囵地用袖子擦了擦面上的泪,认真辨别着。
学生问:“其修佛珠以为印,然所行事皆不得见。今时南方疫,则有此中人借难以官勾连。此无令名于佛者乎?吾何以止乎?”
而那位大师的回应,却十分豁达。
他对这名学生道,这世上的路不止一条,每个人心中的道夜有所不同。大雁塔*的僧众也并非一开始便信奉大乘佛法。你诵经念佛用佛珠是一种道,可他们用念珠辨别身份也是一种道,每个人只要遵循自己心中之道即可。
余下的对话,并未对这个组织提到太多。但只言片语中仍可看出,那怕是对前朝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组织。他们不是刺客,而是培养特殊人才......每个人的能力都不尽相同,根据佛珠的材质用以区分。
寂空此时也缓了几口气,见她沉眸不语,细声道:“由此可见,这个组织在这世间存在了许久,如此一来,问题就大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啊,若是前朝人人皆知,那为何大盛无人知晓?
与贪官污吏勾结却依旧未被动摇根基,甚至如今还隐在暗处,让人无处觅其踪迹。
他们隐于世间这么多年,又是为了什么?
不过,如此一来倒也能解释,为何现今出现过的三种珠子材质都不尽相同了。只是......槐木代表什么呢?
更让她隐隐凄惶的,是这听起来格外耳熟的方式......
培养各种人才,予以不同材质的念珠作为身份象征。
杜若斋,亦是如此。
只不过象征身份的东西从各式各样的念珠改为了一成不变的玄铁牌。
现在也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她紧握着手中的残卷:“大师,你们今日所遭遇的这些,是否都与此事有关?”
寂空牵起嘴角,似是想要扯起一个抚慰的笑容,他已渐渐说不出话来,发出重而痛苦的呼吸声。
那些药粉并没有太多作用,随着寂空的呼吸,鲜血自各个伤口涌了出来,似岩浆般挟着那些药粉横冲直撞,最终成为红色的泥泞。
她徒劳地想要用手止住那些血,可寂空却用尽最后的力气笑了起来。
他的面上泛着奇异的红光,似是精神焕发般,面上的每一道褶皱里都是满足的喟叹。
“人各有命,玉馆主。就若那枝头的花,即便砍断枝丫,你也无法阻止它再次生出同样的花苞。今日这一切与你无关,莫要自责,这都是......是我该......该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