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中堂里埋怨道:“可不是嘛,大明朝的官不是人做的,都是他娘的衣冠禽兽!”
刘荣觉得自己很倒霉,他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在这个位置上安稳地度过一生,却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他想起自己曾经为了讨好上级,不惜花费大量的钱财去送礼。
他也曾经为了自己的私利,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
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但在这个官场的环境下,他觉得自己别无选择。
方正化听到他们的对话,怒斥道:“大胆!你们贪墨,倒骂起整个大明的官员了?你们是不是觉得所有大明的官员,都像你们一样贪婪徇私枉法?”
方正化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和失望。
他作为司礼监大太监,一直以来都在为皇上尽心尽力地办事。
他深知贪污腐败对国家的危害,也一直在努力打击贪官污吏。
但是,他没有想到,在湖北这个地方,竟然会有如此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
他看着许璜和刘荣,心中充满了厌恶。
他觉得这些贪官污吏不仅辜负了皇上的信任,也对不起百姓的期望。
许璜听到方正化的怒斥破罐子破摔,决定豁出去了。
他说道:“方公公训斥的是,卑职也有话说,咱大明官员俸禄少的可怜。
靠这些俸禄根本就养不活衙门里的人,说得不好听,连一只鹰都喂不饱!”
方正化看着许璜,心中更加愤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说道:“俸禄少就能成为你们贪墨的理由吗?你们身为官员,应该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尽忠职守。
而你们却只想着自己的私利,不顾百姓的死活。你们这样的行为,简直就是天理难容!”
刘荣听了方正化的驳斥,心中不服,接着说道:“回方公公的话,我是按察使一年的俸禄粮米420石,折合白银200多两出头。
许璜是布政使粮米570石,折合白银285两,这些钱不仅要顾着全家老小的开销。
还有自己衙门里的开销,请个书办佣人都得花钱!咱们大明朝廷对官员太苛刻了。
这点银子根本就不够活命!”
他说的确实是实话,朱元璋开国以来,给文官们定的俸禄确实不高,那是因为朱元璋知道这群屌毛有灰色收入。
后来被那所谓的奸臣组合三杨内阁私下里加了许多灰色收入。
方正化心中明镜似的。
驳斥道:“少在咱家这里装穷,你们少贪一点,边关的士兵就不会被欠饷扣饷,老百姓的日子一定好过起来。”
一年200多两银子很少吗?一两七钱银是大明百姓一年的开销,你们还敢哭穷?
你们怎么不和百姓边关士兵比?偏偏要和士绅地主比?
是不是山珍海味吃多了?自家的园林做小了?回到家不欺男霸女就不算光宗耀祖不是?
你们的冰敬、碳敬、火耗银等等?难道拿少了?百姓和边关士兵有你们这些收入吗?
百姓只能种田,面朝黄土背朝天,士兵供着你们这些文官使唤,帮你们做家事,成了你们文官家奴!”
方正化此言一出,两人便不敢再做声,原以为是宫里出来的可以忽悠,没想到方正化什么都清楚。
最有感触的还是这三位坐在下面的游击将军,他们带兵最知道这里面的事。
内阁派文官管理武将,久而久之,武将和士兵变成了文官的属下,敢不听话,就治你。
在大明的朝代里,只要是内阁把控军队,不用说,军务边防一盘散沙。
皇帝没办法,想出了一个招,文官管理军队,朕就派太监管理文官,这么一来,军权又重新回到了皇帝的手里。
司礼监的出现就是皇帝对内阁和文官集团的不满,所衍生出来的机构。
朱瞻基教太监读书,不愧是天才手段,真是一绝。
这样就避免了内阁和文官集团针对皇帝正面硬刚,首先他们要面对司礼监几位大太监。
司礼监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非常难对付。
内阁和文官集团不敢得罪司礼监,因为司礼监手里边掌控着旗官校尉。
旗官校尉就是锦衣卫和东厂的合称,司礼监拥有特务机构。
这些内阁大臣和文官集团的龌龊事把柄都在司礼监手里。
司礼监成为了皇帝的盔甲保护。
许璜和刘荣俩人知道方正化所言不虚,可心中却仍有不甘。
一年 200 多两银子很少吗?他们在心中反问自己。
方正化的质问如同一把把利刃,刺向许璜和刘荣贪婪腐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