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上京大街小巷贴满了告示,引得全城百姓围观。

“我看看我看看,写的什么?”外围的人好奇的往里挤。

站在前面的人高声道:“朝廷征绣娘,只要会做衣服就行,一天一百文工钱,在那边登名。”

告示下方不远处,摆了一张桌椅,有官差拿了笔册候着。

“嘿,我家婆娘会做衣裳,我就这回去叫她去。”

“这么高的工钱,男人不可以吗?我也会做衣裳哩。”

有相熟的睇那人一眼,鄙弃道:“得了吧你,就你那稀密不匀棉花都能露出来的针脚,别给朝廷添乱了。”

“再说了,你一个单身汉,跑姑娘堆里去,揣的什么心思呢你。”

那人被说的面红耳赤,众人听的哄然大笑。

结伴出来买菜的姑娘妇人,挽着手小声道:“我们也去吧,一天一百文呢。”

于寻常百姓而言,一天一百文的工钱已是极高,尤其是困于家宅的妇人,平日里只能做些浆洗缝补的活计,几天才得一百文。

眼下这活,既能为朝廷出力,又能赚钱,简直是一举两得的美差。

“我娘和我嫂子也会,我回去叫她们……”

得知消息的人们奔走相告,消息很快传遍全城。

仅一上午的功夫,就征到了近万人。

这些人被分派到各绸铺布庄,在绣娘的带领下缝制冬衣。

达官世族家中的婢女,则在各府中缝制,算做府差,不再另计工钱,宫中司衣局的绣娘如是。

一时之间,全城沸腾,街上妇人买菜的身影少了小半。各绸铺布庄也几乎歇业,伙计工人全都忙着运送布匹棉花,收整缝制好的冬衣。

便是如此人手也不够,朝廷还增派了兵士协助。

街道被肃清,往来的全是运送车马。

兵部尚书带着银钱,亲自到姜记购粮,装车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