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1983年汕市地市合并后,其面积扩大到了1.1万平方公里,特区面积也在1984年扩大到了52.6平方公里。但遗憾的是,到1988年珠海特区进一步扩容后,汕市特区又成为了四个特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
深市、珠海、厦市在历史时期都曾局限于较小的地理范围,珠海甚至是从香山县(中山)分离出来的。相比之下,汕市在合并地市后,基本上继承了潮州府的广阔地域。然而,这种面积上的差异给四个特区带来了不同的管理挑战。
其他三个特区,由于面积相对较小,市级党政机关和特区管理机构能够高效地一体化运作。但在汕市,这两个机构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工作情境。
特区主要聚焦于招商引资和出口加工贸易等核心任务,而市级机关则需统筹广阔地域内的大量农业县和山区工作。这种双重身份和责任的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汕头的发展潜力。
1991年,汕市试图进一步扩大特区面积,但国务院的批复指出,在扩大特区范围的同时,必须对现行的汕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以加强特区管理。最终,特区面积扩大,但汕市的行政区划却相应缩减,导致汕市与特区的重合度提高,而潮市和揭市则从汕市分离出来独立设市。
尽管潮市是潮汕地区古代的文化中心,但与汕市相比,其地形、交通和产业基础都相对较弱。因此,潮汕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向汕市转移是具有合理性的。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如果大汕市的建制得以保留,即使更名为潮汕市,那么汕头作为中心城区的发展将更上一层楼。
然而,人为地将潮汕地区拆分为三个地级市,不仅限制了汕市的发展空间,还导致了三市在交通规划上的各自为政、在吸引侨资外资上的同质竞争,以及人均行政成本的增加。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经济特区”的概念逐渐淡化,地级市之间的竞争成为地方竞争的新形态。在这个阶段,潮汕三分使得汕市无法充分利用特区的政策优势,反而失去了作为人口和面积大市的规模红利。这一增一减之间,潮市的命运被悄然改写。”
秦毅说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后,继续说道:“潮市地区还有一点就是在于其本土产业的薄弱。在东部沿海地区,吸引大规模外资的门槛相当高,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往往是外资,特别是港澳台资的聚集地。
相比之下,浙江和福建的经济模式中,外资成分并不突出,它们更多地依赖于本土民营经济的自我发展。潮市地区与浙闽两省的经济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本土民营经济的不足。
虽然潮市地区也曾试图通过发展玩具、卫浴等强势产业来弥补这一差距,但这些产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发展空间有限。
小主,
加之九十年代的一系列负面事件导致中央的严格监管,以及外界对潮市企业的种种疑虑,潮市本土企业几乎完全错失了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华夏成为“世界工厂”的历史性机遇,这样的失误,往往难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