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内的气氛骤然紧张,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碰撞在一起,激起了激烈的火花。
“臣附议柳大人所言,我大盛应以和为贵,彰显大国风范。”
“哼,赵大人此言差矣,我大盛的威严岂容他人践踏?罗刹国狼子野心,若不严加防范,必成大患。如今东北军俘虏了罗刹王室近七成人员,咱们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罗刹国并入大盛的版图之内!”
“哼,莽夫之言。东北军虽俘虏七成罗刹王室成员,那是因为罗刹国没有防备,加之我大盛将士英勇善战。但罗刹国地广人稀,民风彪悍,若强行并入,只会激起民变,于我大盛不利。”户部尚书轻轻摇头,反驳道。
“大人此言差矣,我大盛兵强马壮,何惧罗刹国区区小民?只需派遣大军,定能将其一举平定。”
“哼,莽夫之勇,难成大事。”户部尚书轻轻摇头,反驳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与无奈,“将军此言差矣,我大盛固然兵强马壮,但战争并非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更非最佳途径。罗刹国地广人稀,民风彪悍,若强行并入,只会激起民变,引发连绵不绝的战乱,于我大盛的百姓与国家皆是不利。
再者说,罗刹国虽然此刻处于劣势,但其国力并未完全丧失,仍有反击之力。若我大盛轻率出兵,一旦陷入持久战,必将消耗大量国力,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觊觎与干涉。此等风险,我大盛不可不察。”
兵部尚书冷笑道:“我大盛将士英勇善战,岂会畏惧罗刹国的区区小民?再者说,我大盛此刻正值盛世,国力鼎盛,何惧他国干涉?只需加派大军,定能将其一举平定,彰显我大盛的威严与实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争并非儿戏,更非彰显个人威风的舞台。我大盛虽强,但也不能轻视任何敌人。罗刹国虽弱,但其民风彪悍,战斗力不容小觑。若我大盛轻率出兵,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再者说,战争只会带来灾难与痛苦,对于两国百姓而言皆是如此。我大盛作为大国,更应秉持和平与宽容的理念,以和为贵,化解争端。如此方能彰显我大盛的大国风范与智慧。”
“狗屁的以和为贵,人家都欺负到头上了,咱们还缩着脖子讲和?陛下,微臣坚决反对!”一位武将情绪激动,大步流星地走出队列,声音如雷鸣般在大殿中回荡。
他的脸上满是愤慨,双眼圆睁,仿佛要将心中的怒火全部倾泻而出:“罗刹国狼子野心,屡次侵犯我大盛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如今他们虽然投降,但那是因为他们知道打不过我们,是迫不得已之举。陛下若真的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只怕他们会更加肆无忌惮,以为我大盛软弱可欺!”
此言一出,大殿内的气氛再次变得紧张而凝重。一些武将出身的臣子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位武将的观点。而文臣们则面露难色,他们深知战争带来的灾难与痛苦,更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微臣以为,护国将军此言差矣。”一位文臣缓缓开口,声音虽不高亢,却异常坚定,“战争并非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我大盛作为大国,更应秉持和平与宽容的理念,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争端。若轻易动武,只怕会激起更大的仇恨与冲突。”
“哼,文人的酸腐之气!”护国将军不屑地冷哼一声,满脸鄙夷,“你们只知道动动嘴皮子,哪里懂得战场上的生死搏杀?若我大盛不展现出强大的武力,罗刹国怎会真心臣服?”
“护国将军此言差矣。”另一位文臣站起身来,语气平和却充满力量,“战争并非彰显武力的舞台,而是两败俱伤的悲剧。”
大殿内再次陷入激烈的争论之中,武将们主张以武力震慑罗刹国,而文臣们则坚持和平解决争端。双方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陛下,微臣以为,和与战皆非上策。”一位中年文臣忽地走到大殿中央,声音虽不高亢,却异常坚定,“罗刹国虽屡有侵犯,但其国力亦不可小觑。若贸然纳降,恐养虎为患;若大兴刀兵,又恐劳民伤财,且边疆不宁。微臣建议,不妨采取‘以夷制夷’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