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出去闯的第一代

而此时,来自于新集镇的一封书信,已经邮寄到了军属楼,是新集镇领导寄出来的。

信封有些褶皱,看得出经过了长途跋涉。

经过半年的修路建造,从宁定村到镇上的水泥路正式完工。

照片上有背景为镇政府大院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着,锣鼓喧天,一众领导接受记者采访的画面。

还有照片是村民们喜笑颜开,簇拥着村委书记和施工队的负责人。

横幅上写着:热烈庆祝宁定村水泥路竣工通车!

另一张照片上,是一块崭新的路牌。

路牌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清雅路。

为了感谢林清雅的慷慨解囊,村委们特意将这条路命名为“清雅路”,好让后人记住她的付出。

当地报纸上,也刊登了这条新闻。

报道中,盛赞了林清雅的善举,称她为“致富不忘乡亲的好儿女”。

同时这些村子里,又多增加了几个养鸡场和养鸭场,还有养猪场,为了紧跟林清雅的脚步。

毕竟养这些家畜都不愁卖的,直接卖给卤味店即可。

而宋家人刚下了火车,转乘了大巴车到了镇上后,就包了一辆拖拉机,在回村的路上。

拖拉机突突突地冒着黑烟,一路平坦的向前。

宋卫娟抱着孩子,坐在拖拉机后斗里,被风吹得脸生疼。

宋卫建坐在她旁边,感受着屁股底下水泥路的平坦。

几个月前他去京都的时候,这条路还在修,坑坑洼洼,一路尘土飞扬,没想到这么快就修好了。

“这路修得真不错,平坦得跟镜子似的。”宋卫建感叹。

开拖拉机的大伯,呵呵一笑,大声说道:“那可不,林清雅出钱,大家出力,可多人参与修建呢,肯定修得快!”

“其他村也跟着沾光了,路也好走了不少。”

大伯说起这事,滔滔不绝起来,“都说离过婚的闺女丢人,但却便宜了宁定村。”

“那村委会是个会做人的,还给这条路起了名字,叫‘清雅路’!”

“啧啧,这面子给的,以后林清雅的亲人在这村里,那可是优待啊!”

“听说买地基优先选好地方,还有孩子去镇上上学的名额,都是直接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