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开心的不得了,又继续往下看,赵五郎的书信已经给赵老三了,但杨章成三兄弟的书信全在一起,章成年纪最大,也最沉稳,开头跟家里长辈问好,又说了自己的近况,最后说鸭梨树种,要明春才能到。
杨章和也差不多,说话一眼一板,好像从信里就能看出拔高沉稳的少年,至于杨章义,那可就多了,洋洋洒洒足足五张纸,从学堂先生写到市井小吃,还问蓉宝,家里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有没有下大雪?老杨头有没有钓鱼?打了年糕没?
刚开始盘腿坐着看,最后两人嫌累,就趴着看。
京城里面六十七万人,更别说外边的村落小镇,要是挤在一起,估计有百来万人。
天子脚下,年节如景。
端午、中秋、过年繁华热闹的很,外城没有宵禁,就算卯时都有卖吃食的小摊贩,游船画舫随处可见,还有蓝眼睛黄头发的外邦人。
蓉宝嘉宝看的津津有味,话本里面的吃食美景都是经过修辞的,辞藻堆砌、镶金嵌玉。好彰显学问高深,文采不俗,初读惊艳,但多看两眼就觉得无味。
反而是杨章义一封小小的家书,平铺直叙,更能引人入胜。
……
小年刚过,村里好似就有一种风雨欲来的趋势。
钱老大吃了两碗麦粥就去村里敲锣。
刚钻出被窝的众人心里纳闷,这大过年的村长把大家伙聚起来干啥。
不过想归想,妇人还是掀开了自家男人的被窝,催他去看看。
王二埋怨个不停,“大冷天的,好不容易歇两天,啥事这么急。”
王二媳妇帮他整理衣裳,“嘴里嘀咕着啥呢,去看一眼不就晓得了吗?”
老杨头在村里不太爱摆架子,村里人看到他基本都是“杨叔”、“老杨头”的叫,还能说几句玩笑话。
“杨叔,啥事啊?请我们大家伙拜年啊。”
老杨头瞥了他一眼,难看的面色稍霁,“要不要大年初一给你磕一个?”
王在尬笑两声,“哎呦,这说的,该是我来给你磕才对。”
老杨头没跟他耍嘴皮子,等人稀稀拉拉来的差不多了,就沉声道:“澄州那边前些日子发大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