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过,刘裕传位长子、太子刘义符时,对几位托孤辅政大臣信任过了头,导致宿卫军六大营中,直接负责皇帝安全的左、右二大营掌握在谢晦手上。
结果,三位托孤辅政大臣联手最强外军首领檀道济,发动政变,行废黜皇帝之举。
当逆军冲进皇宫时,禁卫军无人对其进行阻拦。
皇帝刘义符亲自提刀自卫,最终受伤被擒。
刘义隆继位后,册封刘劭为太子时,为了避免他重蹈大伯覆辙,下特旨给太子,允许他在宿卫六大营之外,单独组建一个太子府特别甲士大营,编制是两营、各5000军士,共一万人。
从此以后,这一万甲士的装备,都是宋国军队里的顶级配置。
太子卫队首领称为太子卫率。担任过这个职位的人包括裴方明、刘康祖、臧质等等。
每当刘义隆发动重大军事行动时,他就会将太子卫队抽调出征。
这支军队在历次战斗中的表现也是非常抢眼。
比如刘康祖以8000人硬抗拓跋羯儿的8万骑兵,直至战死,就是例子。
刘义隆每次抽调太子府卫队时,都会同时下令太子重建卫队。
所以,刘劭虽然没有亲自上阵杀过敌,但他手下的太子卫率以及东宫甲士,在刘宋军中可是有响当当的威名。
第二次北伐失败后,东线前敌统帅萧斌被撤职,被南平王刘铄招揽,成为南平王府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