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接受降薪)
B抗议B沉默
A抗议(3,3)(公司让步)(1,4)(A受罚,B获益)
A沉默(4,1)(B受罚,A获益)(2,2)(降薪成定局)
(2)均衡分析
?理想情况(3,3):如果所有员工都抗议,公司可能会让步,恢复奖金。
?现实情况(2,2)或(1,4):个体担心自己抗议会被解雇,最终选择沉默,导致愤怒无效。
?背叛者获利(4,1):如果一个人愤怒抗议,而另一个人保持沉默,抗议者可能受惩罚,而沉默者保住工作。
结论:
?愤怒的效果依赖于集体协调,如果大家都愤怒,公司才会做出让步。
?但在个体主义社会,很多人可能倾向于“搭便车”,最终愤怒被消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解决方案:设立激励机制,让合作比沉默更有利(如罢工基金、工会支持)。
3. 极限承诺博弈(Chicken Game):愤怒如何影响冲突?
在国际政治、价格竞争甚至情侣吵架中,愤怒往往被用作极限施压策略。例如,美苏冷战时,双方都在展示自己“愿意冒险开战”的态度,以迫使对方让步。
(1)模型设定
?假设两辆车(A和B)正迎面相撞,谁先让路谁就输。
?双方可以选择:
?保持方向(强硬)
?让路(妥协)
B让路B不让
A让路(0,0)(皆妥协)(-1, 1)(A输)
A不让(1, -1)(B输)(-∞,-∞)(双方毁灭)
(2)愤怒的策略价值
?如果对方认为你是真正愤怒、绝不让步的人,他可能会退让。
?但如果两人都表现出极端愤怒(都不让路),结果是灾难性的双输。
?现实应用:
?商业竞争:公司在价格战中用愤怒(降价、诉讼)来逼迫对手退出。
?国际冲突:国家间如果双方都表现出极端愤怒,可能引发战争。
结论:
?愤怒可以带来短期收益,但如果双方都走极端,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最优策略:适度愤怒+暗示愿意谈判,避免进入“你死我亡”的局面。
4. 进化博弈(Evolutionary Game):愤怒是否是长期稳定策略?
如果愤怒有利于个体生存或竞争优势,它就可能通过进化博弈成为稳定策略(ESS)。
?低愤怒社会(默认妥协):个体容易被剥削,导致愤怒者逐渐增多。
?高愤怒社会(默认对抗):冲突成本上升,最终回归到某种平衡(如法律调节愤怒表达)。
(案例:消费者维权)
?过去,消费者面对不公平价格时很难愤怒(维权成本高)。
?随着社交媒体兴起,愤怒的成本降低(发帖即可引发公关危机)。
?结果:企业更愿意妥协,消费者愤怒演化为稳定策略。
结论:愤怒的博弈策略
1.愤怒可以是理性策略:如果表达愤怒能改变对方行为,它是理性的。
2.愤怒的成功取决于可信度:如果对手不相信你真的愤怒,它不会奏效。
3.集体愤怒需要协调:如果没有合作,个体愤怒可能无效。
4.极端愤怒可能导致双输:适度愤怒+可谈判策略往往更有效。
5.愤怒可以进化:如果愤怒能带来长期收益,它可能成为社会稳定策略。
最终,愤怒不仅是情绪,更是一种战略性博弈,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