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刚结束,府衙与县衙没有征招徭役,百姓正在担忧秋税与能不能熬过冬日,突然有机会能免秋税,这谁还不把握住机会?
不就是出气力垦荒,老百姓有的就是气力,哪怕是婆娘也能扛百来斤粮食,还怕垦荒不成?
无数百姓忙碌于荒野之中,原本河边还是一片荒芜草地的地方,短短七八日便被垦荒出来,连田垄都给培了出来,田亩地头打了地桩,写着扭曲的字作为自家地的标识。
晋江县衙很忙,知县杨琇干脆就带人去了地头,命人丈量清楚之后,记下田地所处地段,方位,亩数,然后问明户主,写下三份田契并盖上印章。
新垦出来的田亩需要开新田契,这是证明田地归属的文书,一份给户主,一份留县衙,一份交府衙。日后田亩买卖,户主需要找人重写田契,且请县衙吏员作证,以确保这地块确实是这家人的,避免出现买卖纠纷。
杨琇看着荒地变良田,心头满是感慨。
论手段,还是顾知府厉害,这一手将会在根本上解决泉州府粮食少的局面。只是,如此明目张胆地蠲免两税,顾知府当真能应付得了朝廷风波吗?
朝廷风波?
顾正臣根本不在意,因为朝廷根本就不知道……
所谓的蠲免秋税、夏税,只是名义上如此,该给的粮食,将会一斤不少地运往行省。只不过,这些粮食不是顾正臣收税收上来的,而是府衙打开粮仓,以市价收粮食收上来的。
一年两税不就是四万多石粮,从贪污的钱财里面抽出两万两买粮食去,足够蠲免泉州府百姓一年税的了。
百姓手中的秋粮打下来了,总需要粜出才能换点银钱。
谁来收购粮食?
之前是卜家垄断,低价收购。
现在府衙垄断,福州什么价,泉州府就是什么价。
当然事情也没这么简单,需要告诉老朱、户部、行省,要不然泉州府的账目就一行字送到行省,行省也不敢给户部递。至于那些啰嗦的御史,就没必要知道了。
泉州府这些年来被一茬又一茬的人搞得破破烂烂,顾正臣只能埋头苦干修修补补。
小主,
顾正臣从养济院出来,面带悲伤,对卫敬止、黄斐道:“晚点拟写文书,让各县寻找无人照养、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老人,接到养济院发给钱粮照养。地方县衙赡养有压力的,转至府衙来赡养。”
卫敬止、黄斐连连答应。
顾正臣又前往泉州府学。
对于泉州府人,更习惯将泉州府学称之为文庙。
泉州府学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在府学旁开建孔庙,算得上历史悠久。府学坐北朝南,以大成殿和明伦堂为主呈“双轴线”布局,左面是府学,右面是孔庙,这种“左学右庙”的形制在明朝很是常见。
这也给生员提供了方便,这边学习结束,那边就能去问候下孔夫子,为啥写这么多难背、难懂的文章,子曰子曰的,你少说几句不行嘛……
府学里最壮观,最大的建筑,最好的建筑,不是授业解惑的明伦堂,而是供奉孔子、四配、十二哲神位的大成殿,这也是祭孔的场所。
顾正臣看着眼前壮观的大成殿,暗暗惊叹,这是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七间,进深五间,用四十八根白石柱承托,其中有八根柱子是盘龙檐柱。
不用说,这是南宋时的杰作,不是南宋朝廷,泉州府学估计也没这么大脸面……